若您喜歡,請支持我: https://www.facebook.com/XianYunReviews/
【短文:我與《小林家的女僕龍》】
  不知道是在哪一篇文章的時候,我說過真正好的作品,它是愈活愈入味的。可能一開始看完只是很平靜地送走最後一幕,也無感受到它的特別價值,但時間最後會證明一切:驀然回首,你才會發現原來當初那一部不經意的作品,居然才是時間的沖刷下的倖存者,活得比同期表現比它亮眼的其他作品都還長。
 
  《小林さんちのメイドラゴン》對目前的我而言,就是這樣的存在吧?其實今年三月將它觀完時,我就夠喜歡它了,但總覺得心靈上的連結性似乎還不夠深。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年六月,我去秋葉原的時候只買了兩件宅物,代表這兩件宅物已然是我精挑細選後、選出來的物品了。第一件我選擇了《點兔》,這結果是完全不意外的,因為它本來就影響我很深了;可另一件,我居然不選其他更有趣的作品,而是選了《小林龍》的漫畫。現在我這麼回想,還是摸不透當時的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為何會選擇《小林龍》呢?難道是潛意識作祟嗎?我已然忘記了,但買了終究買了,這是一件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也足見了它在我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但那還不是《小林龍》的最高地位,最高地位是在回國後,我發現有段日子,我會不斷地將書架上那從秋葉原買回來的《小林龍》漫畫拿了又放、放了又拿,摳摳摸摸的,時不時地拿下來把玩一番、翻個幾頁,看完一段落後停下來笑,並回想著當時所追的TV版中的情節,劇情也一模一樣,十分懷念。其實我並沒有認真「追」過那本漫畫,畢竟它才第一冊而已,連TV版《小林龍》的四分之一故事都演不到,期間只是隨便看看,然而卻還是將那本漫畫近乎看完了。
 
  這種在內心中的時光積累是很厲害的。我也會重溫TV版的幾集,不定時、不挑集數,僅僅是「想看」而已。包括後來我也翻譯了《小林龍》SP的其中一集,更奠定了它在我心中的紀念意義。總言之,《小林さんちのメイドラゴン》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愈來愈高的,我對它的分數也從原來的7分,調到變8分,到了今天變成了8.25分。我不知道之後會不會繼續高,也需要時間再繼續證明吧?
 

undefined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圍繞於食堂的平淡故事──總評《異世界食堂》】
.《異世界食堂》 [5.5 / 10分](全12集)
 
[全劇透]
  會來看《異世界食堂》的契機,一開始是衝著它的片名而來的。「異世界食堂」,感覺就很吸引人,直覺便是值得一觀的作品。另外,追《異》的前一天,朋友亦向我提及,本作似乎會是一部有趣向的日常番。當然其實日常番是沒有必要在「題材創意」上面做花俏的裝飾與創意的突破,畢竟不是劇情向,沒必要以這種方式吸人眼球提高劇情精彩度,但總是能提高故事的可看度的。
 
  仔細一想,雖然《異世界食堂》結束了,卻也留下了許多可惜之處,大致可分為四點:(1)《異世界食堂》到最後仍然沒有將一些「該說清楚」的設定給說清楚,比如為何門會出現在另一端的世界之類的。(2)故事收得不盡然完整、有些人物就算到了最後,也只是被刻劃出淺淺的一面而已,例如店長,名義上他應該是主角,然而到最後我們仍不知道他是誰、他的背景是甚麼?他的餐廳在異世界以外又是甚麼風貌呢?沒有主角應有的樣子。這些未寫出的事或設定,其實我是很希望能在完結前給個交代的。縱然,本作到了最後一集,才硬是突然拋出了前十一集均未有的超展開出來,但終歸而言,我想知道的事它還是沒說完。
 
【第一集有稍稍展現西餐廳在現實的風貌,之後的鏡頭便全數投入在異世界】.png
【第一集有稍稍展現西餐廳在現實的風貌,之後的鏡頭便全數投入在異世界】
 
【究竟西餐廳的門為何出現,雖然劇中有提過,但僅僅只是帶過去而已,未細加深入】.jpg
【究竟西餐廳的門為何出現,雖然劇中有提過,但僅僅只是帶過去而已,未細加深入】
 
  (3)過於將重點側重於「料理」上,使主線劇情大幅縮水,每週僅僅兩道菜,卻近乎把所有比例放在美食上,而忽略了角色的刻畫,使劇情推進力極低、角色代入感也不足;另外,角色塑造也太薄弱,比如「黑」,她實在太晚出場了,可話說如此,縱然如阿蕾塔此第一集便出場之人,十二集下來,雖然她很可愛、吃貨屬性很萌,但她的「靈魂」無法影響我,此正是為何一開始我會說「沒有代入感」。(4)音樂方面,不太能說上「可惜」,但很奇怪,因為PV一開始的配樂,給人是一種嚴肅古典的鋼琴曲,結果OP畫風一變,掉落為普普通通的動畫歌,ED就更奇怪了,聽著居然聽出了一股「泣番」沉重與離別的味道,可明明跟作品一點兒關係也沒有(針對ED,我在下面再細談)。三首曲子各自的違和感很重。
 
【黑其實是個很有趣的角色、又可愛,可惜出場得太晚、太少】.png
【黑其實是個很有趣的角色、又可愛,可惜出場得太晚、太少】
 
  針對(3),我想繼續深談。確實,過於側重在料理的流程與解說上實在太拖沓,令本作的敘事步調與其他同為輕改的動畫比起來、是相對慢熱許多的。無論是前期的開場、或者後續的每集單元劇均體現了出來;每看完一集,若仔細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雖然剛才演了整整一集,故事卻似乎沒甚麼進展、也沒有新的故事資訊;雖然「料理」是本作的主題,每個二十四分鐘的單集卻祇做了僅僅兩道料理而已,而且解說偏多,就跟看美食節目似地、也沒有過多的角色心理描寫。從各種意義而言,均會使本作不及格才對。然而事實上,我有另外不同的看法:與其以「拖沓」這種較強烈的詞眼、我更傾向於以「慢熱」較溫和的方式形容這種情況。雖然上述似是批評,但我真正的感受是,我不但不會感到無聊,反而愈來愈適應這種節奏,甚至更神奇的是,雖然都只是單方面地介紹食物而已,卻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看完一集後還想再看下去。
 
  究其原因,我認為「畫面」絕對功不可沒──一直以來,我很相信一件事,就是「再怎麼無聊的文字,一旦加上『畫面』後,就會活起來、瞬間就弭平解說的無趣了。」本作是一樣道理:料理動畫的創作目標很明顯──就是把人看餓嘛。能把人看餓,作品就成功一半了。要達成這點,最快的方式就是「畫面」了,畢竟對於觀眾來說,「看圖」絕對比「聽解說」來得直接,只消一張料理的畫面,就足以勝過千言萬語了。而由於《異世界食堂》在「美食」的作畫上,撇除偶爾的崩壞不提,整體質量實在太精緻了,於是時間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異》在「美食」的作畫質量上實在太精緻了】.jpg
【《異》在「美食」的作畫質量上實在太精緻了
 
  「作畫」確實掩蓋掉了「劇情」的不足。正因如此,所以後來知道這部作品原來是輕小說改編時,我才更驚訝:因為我本來以為本作是漫畫改編。為什麼我會對本作是「漫改」而非「輕改」的訛言深信不疑的最大原因在於:「因為這部作品給我的感覺真的很漫改啊。」它的次序緩慢,跟輕改作品的路子完全是背著走的,輕改是速食文化、講求快,特別在又在近幾年套路文化的攻擊下,幾乎清一色都變成甚麼「最強男主」之類類型的作品了。像《異世界食堂》這樣萬汙濁中一點清的作品比較少見;就算撇除掉「速食文化」不談,老實說它自己本身的題材內容用「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也會比較吃香呀,如果是我,知道本作明明以「美食」為賣點、卻沒有圖,我就不會想看了。所以再這麼仔細一想,會不禁發覺這部作品真的滿厲害的,因為能到「被改編成動畫」的實力、一定是頗有人氣的輕小說了。它明明有這兩點的包袱,卻居然還能寫到被改編成動畫的人氣,並走到今天的地步。擁有這種實力、再改編成動畫的話,便能更加擴大其優勢了。
 
【劇中的每道料理光憑作畫便顯得極可口】.png
【劇中的每道料理光憑作畫便顯得極可口】
 
  除了針對「料理」的批評外,《異世界食堂》還有一被詬病的點,即是「主線的敘事步調」。我一開始也以為這點是有問題的,可是再觀察個一、二集後就會發現──那些看似拖沓的故事正是推動劇情的重要鋪陳。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正是因為觀者擺錯「重點」了:我們均知道,本作是「料理」與「奇幻」兩元素重疊的作品,換言之,還可以說它是部「日常」與「劇情」兩元素重疊的作品,那麼究竟該把它歸為「日常向的奇幻作品」還是「奇幻劇情向的日常作品」?在我看來,後者才是重點。《異》是一條「以一集集多重支線並行的單元劇所構築而成」的大主線,支線就是那些,雖像奇幻作品,但本質還是「料理」及「日常」的成分居多。因此,「奇幻」元素在這部作品已經不是為「劇情」服務了,而是為了「日常」、即「人物小故事」才被使用的;寫出人物小故事,則是為了真正的劇情──「料理劇情」而服務。「日常」、「料理」、「劇情」、「奇幻」,四者是緊密相扣的。
 
【《異世界食堂》本質上還是部「奇幻的日常料理故事」】.jpg
【《異世界食堂》本質上還是部「奇幻的日常料理故事」】
 
【第一集阿蕾塔的出場,其實就是「人物小故事」的代表之一】.png
【第一集阿蕾塔的出場,其實就是「人物小故事」的代表之一】
 
  但這些人物小故事,說到底不過就是些普通又不起眼的故事而已,甚至還有點像童話、也沒甚麼精彩的編劇功底,如果想在現代主流的動畫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的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就正因為這四種元素的特殊搭配才能成功,不機智嗎?比如同樣是以「食堂」與「料理」做為主題的作品,若是其他作品的話,背景通常都是「現代」,故事內容可能就是以上班族工作遇到了瓶頸、學生在人際上不順心等等的,讓他們來到了共同的容身之處「食堂」;如果是其他作品的話,食堂的客人可能是學生、商班族、工人、家庭主婦這些具現代色彩的職業。但《異世界食堂》則是,進來的客人可能就是一名魔族、獵人、中世紀商人、騎士團長、劍豪等等具中世紀色彩的角色,卻又不拋棄「現代」的元素,而是以此為基礎再加入「異世界」與「奇幻」的元素。明明是換湯不換藥,但故事風貌予人的感覺瞬間便會嶄新許多,彷彿這部作品已改頭換面了一般,同時也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比如我們是現代人,對劇中出現的菜餚,像是牛肉、炸蝦、聖代,早就習以為常了,但看這些人居然這麼驚豔的反應,真是太有趣了。明明祇是區區的義大利麵,卻會馬上開始想著下次該吃甚麼;明明看著菜單長考一番了,最後還是決定點原來點過的食物,因為怎麼吃都吃不膩。
 
【後來看著菜單長考一番了,最後還是決定點原來點過的食物】.png
【後來看著菜單長考一番了,最後還是決定點原來點過的食物
 
  透過麵認識餐廳的人、在他手上的菜單你永遠只會看到跟麵有關的;透過聖代認識的、蝦認識的、炸肉餅認識的,都永遠祇認該食物。我在想,既然你這種食物都可以吃得這麼津津有味了,想必再換一次食物類型就又是另一個世界了吧?但都沒人想過互相交流一下,其實是很可惜的。另外細究一些,劇中每個人在吃食物時,都瞬間化身靈魂美食家,用一堆一般人根本想不出的詞彙去演說食物的好吃,我就想:「喂,妳不是獵人嗎?你不是商人的孫子嗎?」但不細究的話,還是勉強能夠接受。總之,《異》在奇幻元素的表現上十分多元,包括騎士、魔法、龍、商人、王國、魔人、獸,可說多變繁雜,這些在其他作品都會被各自獨立開的元素,都全數囊括在裏頭,反而變成了一部全新且獨一無二的作品、日常類中獨特的存在,難道不機智嗎?
 
【《異》在奇幻元素的表現上十分多元】.png
【《異》在奇幻元素的表現上十分多元】
 
  概括《異世界食堂》的故事核心,無非一句話:「圍繞在這間異世界食堂周遭的、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個小人物的面孔」。這些具有奇幻風貌的角色們,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可能一名魔族女孩因為既不成人又不像魔,因此不受重視;一名獵人女孩根據一本日記發現了寶物,就是這座食堂的存在;一名騎士團長男子出城求援,萬念俱灰之際,見到了這座食堂。每個異世界珍客均懷著不同的理由,但不變的是,他們均共同聚集到了這間異世界食堂。再加上精良的作畫,過渡了「奇幻」與「料理」之間的劇情,沒有過多的華麗、而是樸實的轉場,便會讓本作整體看上去更為工穩成熟──所以我真覺得《異世界食堂》的心臟就是「作畫」了,如果畫面一崩、兵敗如山倒,本作是會崩潰的。透過以上的論述,我們知道了「奇幻」並不是本作的重點、存在於故事的功能性也不同,不應以此詬病。不過,雖然「奇幻」不是本作的重點,但若能針對這點再加以著墨、對設定資訊更進一步地說明,相信會讓這部作品的樣貌看起來更為全面的。
 
【無論懷著甚麼理由,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一起聚集到了這間異世界食堂】.jpg
【無論懷著甚麼理由,人們總是不約而同地一起聚集到了這間異世界食堂
 
  《異世界食堂》的ED必須得仔細提一下。首先在歌詞方面,其實隱含了本作的意象在其中。這四句歌詞是這麼唱的:「どうして心は踊るの?どうして心は弾むの?賑やかな食事、好きな人たちの笑顔、それだけで。(為什麼我的心在雀躍呢?為什麼我的心在跳舞呢?熱鬧的進餐,喜歡的人們的笑容,光是這樣就滿足了。)」歌詞呈現出的意象是一間熱鬧非凡的食堂、眾多人們在裏頭吃飯的場景。或許歌詞便是店主、甚至是阿蕾塔的自白,因為看到了客人吃了飯菜後而自然流露出的笑容,因而感到滿足。最後兩句歌詞陡然急轉:「分らないけど、涙が出るよ。(雖然不太明白,流淚卻怔怔地流了出來)」受滿足之情而自然流淚。歌詞的心境從一開始的平靜、到轉折處後,居然有些鼻酸,讓我覺得這首歌實在相當獨特。旋律方面,「涙が出るよ」特別地唱進我的心,旋律就像是要把一顆心吊起一般,伴隨緊接而來的鋼琴、太唯美了。老實說除了兩段鋼琴間奏外,整首歌聽起來都不怎麼樣。自己覺得這首ED選得怪怪的,不契合本作的氣氛。《異》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歡樂而帶點懷舊的,OP就很符合這宗旨了,但ED不知怎地、畫風一變,居然開始變得憂傷起來了,有種宴席散盡、朋友們都走光了的氣氛。若是泣番,此歌極為合適,可惜本作不是。
 
【ED的曲子中,帶有一種本該適合泣系作品的、很深的滄桑與離別感,卻出現在了本作當中,顯得有些奇怪】.png
【ED帶有一種本該適合泣系作品的、很深的滄桑與離別感,卻出現在了本作當中,顯得有些奇怪
 
  我並不討厭這部作品,倒不如說,在追它的這幾個夜晚,我很享受,亦有著多次被看餓的體驗。《異世界食堂》有它不簡單的地方,明明只是純粹的食堂動畫而已,卻能夠讓我如此地一集集看下去;明明故事結構拆解開來是再簡單不過了,然而卻能夠讓我十二集看不膩,甚至每一集的時光感覺好快就過去了,實屬不可思議。走筆至此,其實我們早就可以隱隱約約得到一個答案了──是的,唯一的解釋或許是因為它從另一方面的角度而觀,它就是「日常番」,但這個日常是有別於《點兔》等日常作的,它不是以「角色」為主的日常、而是以「料理」構築出的日常,每一集之間雖然關聯性極低,但「一集二料理」式的單元劇為建構本作全貌的主素材、循序漸進,不知不覺在觀賞著一道又一道的料理中、伴隨著料理的一件又一件的故事中、時不時穿插在其中的以個人角度出發的故事,不正是所謂「日常」嗎?所以,它不再是《食戟之靈》般打殺味重的料理作品、甚至也不是《深夜食堂》般地溫情作品,僅僅地、純粹地,它就是部「日常番」罷了。配上可愛的女角色、餐館風格的曲子,整部作品的氣氛塑造得很好。總體而言,《異世界食堂》是平淡、富有一定亮點的作品,整體的製作水平也很不錯,但缺點也正是因為太平淡,每週兩道菜,劇情推進力極低,基本可以被歸類為「美食節目」、「小短文集合」之類的標籤了。雖然有著眾多故事集合,卻均只有點到為止、極少細節,有如四格漫畫一般,很可惜。但是,平平淡淡地結束又未嘗不可呢?在我看來,「平淡」也有一股特殊魅力、這就是《異世界食堂》──「平淡」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Facebook】: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如果您喜歡這篇《異世界食堂》評論,請點個喜歡分享
 

#39:[5分]總評《異世界食堂》2017年9月24日.jpg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實力至上主義」何存?──總評《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
.《ようこそ実力至上主義の教室へ》 [5.5 / 10分](全12集)
 
[全劇透]
  《ようこそ実力至上主義の教室へ》的人氣絕對是有目共睹的,幾乎可說,這部作品在播放前,便被眾人寄予了極高的期望,連我六月去日本時,都還能看見本作的宣傳,在播送期間更是話題連連,人氣度極高。於是,面對《よう実》,我心中有股空前的期待正在膨脹,腦中瞬間聯想到了兩部作品:《進擊的巨人》與《RE0》。
 
  《よう実》幾乎跟這些紅極一時、甚至播送完後效應仍然不減的動畫有著一模一樣的特質,差別只差在前兩者播送兩季,而它僅播送一季而已。所以我期待了,甚至預見到了「會不會又有一部神作要出現了?」,為了不錯過此歷史、為了趕流行,我也來看了這部作品。
 
  但它一結束之後,我突然不明白了。一時之間,許多問號在我心中紛至沓來地襲來。於是我決定透過一種問答的方式,解開我對本作的所有問題。我的第一道問題是:「它真的播完了嗎?」隨即的第二道問題是:「但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又問了第三道問題:「難道是它做得不好嗎?」
 
  接著第四道問題:「如果它真的做得不好,那它憑甚麼紅呢?」於是產生了四道問題:「話說回來,它真的紅嗎?難道我看了假霸權?難道只有我一人以為它是霸權嗎?別人到底是怎麼看的呢?」接著才回來第九道問題:「那麼,為什麼我又會問出『它真的紅嗎』的問題呢?」
 
  結合第九道問題,問出了最後一道問題:「聽說《よう実》的評價很兩極,那我自己究竟怎麼看?他有回應我的期待嗎?」最後一道問題,在文章結束後我會說明。下文,我將透過「解開疑惑」的方式,在行文的脈絡中交待心得與評價。
 
  首先,我最想回答的是第九道問題。如果我都會質疑「它紅不紅」的這件事的話,事實上答案已然不證自明了,很簡單:「因為我覺得《よう実》根本不好看,認為『這樣的作品真的是霸權嗎?』,才會產生了『會不會只有自己以為紅』的質疑。」事實上,這項回答也正是本文的核心與結論:「是的,《よう実》是不好看的作品。」
 
  如果有人因此批評我,我會給出這樣的回答:「我想,『原作與改編不一樣』的常識,應該無須我再多加說明了吧?建立於此前提下,我只想說:『確實,我不打算否定原作,我亦相信一定是原作自己本身具有一定的實力,它才會被改編不是嗎?何況它還是MF文庫票選出來的高人氣作品,難道觀眾都沒長眼嗎?我相信並非如此。』然而原作再好的事,依舊不能否定動畫改編得很差勁的事實。」
 
  回到第八道問題:「它真的紅嗎?」相信巴哈的彈幕與B站的排名已不證自明,霸權番是一個客觀事實。但它為什麼紅?答案也很簡單──「預期」。
 
  說到底,我的疑惑都可歸因於一點:「錯誤的預期」。若當初我沒有把《進巨》和《RE0》兩部霸權番的影子套在本作身上的話;若當初我沒有期待它會是一部「劇情嚴謹、兼具內涵」的作品的話;若它第一集不要包裝得這麼高檔次的話;若沒有不知道哪個愚民亂在維基上添一個「鬥智」的標籤的話;若當初沒有受到「實力至上主義」這麼花俏的標題影響而點進來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寫這篇文章挑它的毛病的。
 
  在第一集,《よう実》從各方面就給人一種很高大、上檔次的感覺,比如每開集必一名句,而且引用的人物不是眾人耳熟能詳的金恩博士、歐巴馬、曼德拉,竟是尼采、拉羅什富科、亞當斯密、沙特、但丁這些學術味重、甚至根本不曾聽過的學者的名言,而且這些名言不是出自哲學書,就是出自文學、經濟學,且竟也能巧妙地與劇情相互吻合;名言亦不只有英文,甚至還有德文、法文、義文;ED則會配合該集結束時的情況,更換PT數字跟角色,層次馬上跟其他三流動畫高下立分。
 
  第一集「老奶奶讓座」的橋段更是不得了,探討了「實力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對立」,而且這種理論是可套用在很多我們乍看之下以為「對」實則「錯」的例子,顛覆我們的認知。本來「讓座」一行為是被社會所認同的「義舉」,可實際上,它是沒有任何利益可言、甚至違反人性的。
 
  實力主義強調「人類天性利益至上、自我中心,並具競爭性」,所以高円寺不讓座完全是能理解的,因為他是實力主義者,縱然看似可惡,可其實他只不過是不遵循類所構築的道德規則罷了,充其量不過是受到嚴重的輿論打擊,他們也沒有幹偷竊殺人之事,只消他們不在意,我們又能奈何?本質上,我們不能說他們是錯的。
 
  櫛田以ACG的眼光而觀,她是援力滿滿的「聖母型角色」、最喜歡跟人交朋友,對誰均是來者不拒,以現實的眼光來看,她就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在殘酷的環境中,雖然這種行為在這個時代是值得歌頌的,但放到其他天下大亂的時代,她只會第一個被淘汰。這個橋段欲塑造的,便是極為冷漠的「實力至上主義」氛圍,所以我們合理猜測本作大概是極為殘酷的作品吧?
 

【讓座的議題探。高円寺充份展現了自己實力主義者的一面】.jpg

【讓座的議題探討。高円寺充份展現了自己實力主義者的一面】
 
  寫完上面那些話,肯定有人覺得:「哇,那本作很值得一看呀!」然而這是錯誤的,因為第二集乃至於後來的劇情,「完、全、跟、殘、酷、沒、有、關、係」。雖然拋出了議題,卻沒有更深入地著墨,等第二集風格陡然一轉,突然就把重點放在「如何讓男主角看起來很厲害」身上了。
 
  編劇就像失憶一般,忘了他寫過的這些劇情,以致於後來,原本高檔次的「現實作品」掉回了普通的「校園作品」,愈到後期,愈墮落成庸俗的輕改公式番,劇情還是這麼一如往常地圍繞著男主角、男主角也還是這麼一如往常地隱姓埋名並扮豬吃老虎、男主角的那群愉快夥伴們也還是這麼一如往常地不顯眼並被故事和觀眾遺忘,並且後宮照收,只不過是繞個彎子,用比較有形式的方式包裝而已,本質仍是相同的。
 
  好的故事會竭力刻畫它筆下所有角色,比如《暗殺教室》,真的是整班的每個人都被平均刻畫、無一人是不重要的,但在《よう実》我祇看見永遠是綾小路一人出風頭,便會使故事的可看度被直接拉低。明明本作有機會讓自己上升到「喚起人們議題思考」的深度題材作品,後頭卻漸漸偏向了庸俗的輕改套路,彷彿前面那一串探討都是騙人的、只是為了吸人眼球罷了。
 
  第一集的說教相當具有探討的味道,後期的說教雖不到中二,卻顯得十分刻意,彷彿就像作者在我耳邊低喃:「嘿嘿,這裡的橋段這麼寫,格調一定會變高吧?又可以靠這種虛張聲勢唬住看不懂的觀眾,讓他們以為我的小說是很高級的作品了。」
 
【掉入了普通輕改,總是圍繞著主角轉】.jpg
【掉入了普通輕改,總是圍繞著主角轉】
 
【後期的說教雖不到中二,卻顯得十分刻意】.jpg
【後期的說教雖不到中二,卻顯得十分刻意】
 
  回歸第三段的問題。本作為什麼紅?其實探究過去的霸權番,它們均有著極相似的經歷:「開頭先用噱頭吸你眼球再說,等把話題炒熱後,自然而然便霸權了。」然而仔細拆解那些作品,它們一定都有些小毛病與漏洞(詳情可見拙評《エロマンガ先生》,亦有提及一二),甚至在「結構拆解開來,其實都很簡單」的基礎上都一模一樣。
 
  《よう実》亦然,再加上原作的成績是這麼亮眼,以致我們對動畫寄予了厚望,動畫還有一優勢,就是可以原作好的優勢整碗捧來,例如本作看點之一的極精美人設與世界觀設定,均是承襲自原作,配合上第一集那些高檔次的演出,引起話題並不意外。因為這些期望,讓《よう実》大紅,但諷刺的是,也正是「期望」,配合後來的錯誤,令人如此落空。
 
  針對標題,編劇一樣也疑似失憶。標題寫「實力至上主義」,我當時心想:「哇,猛了。」我們每個人都有當學生的經驗,自然更有共鳴,因為它將「考試」、「課業」放大化,架空了一個我們從未想過的、類似反烏托邦的世界,使我原有共鳴之事更添加了層戲劇性,便會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腦中也不禁開始跳出一些想像:它一定跟《食戟之靈》很像吧!比如「武藝間的搏鬥」變成了「紙筆上的成績對決」,贏的人擁有更多的點數(金錢),能憑著自己一身的學業知識、藉由「考試」居臨巔峰,便容易令人看得熱血沸騰的。
 
  它的宣傳語亦這麼寫了:「真正的實力、真正的平等到底是什麼?」然而從頭到尾,我沒有感受到任何一絲本作試圖想要解釋或突顯這句話的感覺,甚至整整十二集圍繞的核心跟這個一點兒關係也沒有。我的期待盡數落空,說實話,我是微慍的。你說它鬥智?我不這麼認為;你說它「實力至上主義」,那一開始又何必貼一個「鬥智」的標籤呢?專心寫議題就好啦。
 
【這所學校的制度是建立在「點數」之上的】.jpg
【這所學校的制度是建立在「點數」之上的】
 
  但為什麼我不認為《よう実》是鬥智番?因為「角色魅力太弱了」。要知道,天下的故事魅力均來自於角色,本作也不例外,然而它的角色塑造功力似乎是有待商榷的。我感覺作者在寫這些角色時,似乎沒考慮過讀者的心情。是,筆下角色因他而生,所以他自己當然很清楚這些角色,知道他們的個性、樣貌和原型,取材於何處與如何被構思出來的,但作者卻把這些他認為理所當然的思想也套在了我們觀眾身上,意思是他沒有照顧到「觀眾是怎麼看待、想這些角色的」。
 
  角色塑造就像建梯子一般,我們對角色的情感、乃至角色本身的塑造,均是需要時間或技巧一步步培養、蘊釀上來的,但作者的行為就像是建好梯子、自己一人爬上去後,便直接把梯子抽掉了。我們對角色的認知,都僅停留在中間的程度而已,然而作者仍一意孤行地用這些半完成品推動故事、以「被理解好」的樣貌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個人是看得似懂非懂的。
 
  可能有人會反駁我:「這是因為它正在埋重要伏筆,才沒辦法塑造得更完整啊。」但伏筆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藏的!看過《進擊的巨人》的人都知道,該作也同樣屬於伏筆流的作品,但它的角色卻既能理解、又有感情代入感,卻同時完全不影響作者隱藏在背後的身世秘密,倒不如正是因為角色有身世秘密,才會讓塑造更飽滿,但本作走向卻相反了,甚麼都點到為止,令人大惑不解。
 
  我再舉四個例子支持「塑造抽樓梯」的論點:(1)為何 櫛田 對綾小路的好感度會如此一路飆升?中間兩人發生過甚麼事都沒說明呀!
 
  (2)為何當初一之瀨會選擇綾小路做假男朋友?不是明明她自己的班上也有其他男性嗎?好感度從哪來的?至少就目前來看,就只能被做為「主角光環」解釋了。
 
  (2.5)話說,演這齣假約會戲又能為故事賦予甚麼意義?還有第三集其中一幕,鈴音拿著圓規刺了綾小路,難道是甚麼高超的意識流手法?不然那幕的意義何在?也沒有呀!那演來幹嘛呢?
 
  (3)為何須藤、池和山内三人跟綾小路感覺瞬間就好起來了?還能全聚在他的房間裡,並隨意出入?須藤人更是直接就躺到人家床上去了,要是我拜訪初次見面的人的家裡,絕對不會這麼隨意。答:「因為本來這三人的個性就很隨便啊。」也是,那我換個問法好了:「那麼為什麼別人家好好地不蹲,你們偏偏要來蹲男主家裡?」答:「因為這三人都是 櫛田 的跟班,她說蹲這兒,他們就跟著蹲。」此言一出,直接又會回到這個問題了:「為什麼別人家不蹲?」
 
【為何假約會誰不找,偏偏找綾小路呢?】.jpg
【為何假約會誰不找,偏偏找綾小路呢?】
 
【圓規戲後來就沒下落了】.jpg
【圓規戲後來就沒下落了】
 
【突然在主角家全聚在一塊兒】.jpg
【突然在主角家全聚在一塊兒】
 
  (4)為何鈴音這麼優秀的人會被分到D班?作者有說明過嗎?答:「這個就是故事伏筆所在呀。」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作者不在一開始就說明清楚這所學校的運作與制度的規則呢?」是的,【這就是本作最大的問題】。我就奇怪了,校規跟分數制度的透明化不是很正常的事嗎?若要隱藏,必要性又何在?本來「得分」正是角色的努力目標,你賦予了目標跟角色行動的意義,卻不將其公開透明。
 
  你要人家用你這套規則玩、又不告訴人家規則,然後人家等犯完規後,才慢條斯理地把剩下的規則講完,並事不關己地開罰。哇,原來是幼稚園呀,我還以為是高中呢。故意設局給人跳真的是一間享譽全國的高中應該做的事嗎?
 
 
【結果因為制度不透明化的關係,大家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被坑了】.jpg
【結果因為制度不透明化的關係,大家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被坑了】
 
  又正因為你不把分數制度的設定說清楚,才會搞出「(1)想看歷屆考古題,所以用點數解決。(2)須藤差點被退學,所以用點數解決」這兩齣兒戲。我想看歷屆考古題居然還要偷偷摸摸的?還有,同樣一份卷子敢出兩年?不怕被教育部檢舉嗎?有人說「鬥智」,但綾小路每次的計謀不就「買」而已嗎?到底鬥甚麼了?話說不管是「這種事情都要想」本身、「為什麼會想到這份上」本身還是「想出來的結論」本身,任何一點都讓人很想吐槽呀。
 
  再說,升到A班到底又有甚麼好處呢?想當總理大臣?做美國總統?有人會說:「不只呀,像游泳池篇、無人島篇就不是『買』啦!」是,說得對,但再仔細想想,真的有「鬥」嗎?在我看來,不過就是綾小路單方面的推理兼耍計而已,還是沒鬥呀,充其量一部「推理番」差不多罷;鬥智的模板有很多前輩,像《死筆》就是最精彩的。
 
  很顯然地,本作達不到前者的水平。作者寫些「主角耍小計」刻意突顯角色智商高的戲也不是第一次了,怎麼卻唯獨本作被劃進「鬥智」的區塊?四個例子下來,我得出的結論是「殘念」,太多未言明的事與設定,使很多劇情令人看得很模糊。
 
【考古題究竟為何要搞得像地下交易?】.jpg
【考古題究竟為何要搞得像地下交易?】
 
【須藤將被退學,綾小路想出了買的計策】.jpg
【須藤將被退學,綾小路想出了買的計策】
 
  延續上一段,我繼續談「殘念」,因為事實上更殘念的例子還在後頭。同時我亦藉此回答第二道問題:「為什麼我要問『它真的播完了嗎』?」很簡單,我根本不覺得它播完了。但為什麼不覺得它播完了?因為太多事沒說完啊!仔細回想,這部番浩浩蕩蕩地演了整整十二集,可是它到底說完過甚麼?
 
  (1)綾小路有著不可告人的身世秘密,甚至可能跟某項研究有關。嗯,然後呢?(2) 櫛田 在第三集豹變,才知道原來她具有如此裏人格,那麼這個設定之於劇情的意義是甚麼呢?……沒影了。(3)愛里喜歡綾小路,似乎另一名路人也喜歡她。嗯,然後呢?
 
  (4)鈴音的哥哥是會長,鈴音跟哥哥之間看來背後也有段故事。嗯,然後呢?(5)有人說伊吹會被收為綾小路後宮,結果呢?事實上諷刺的是,那人講這句話時,劇情只剩兩集了,要收甚麼?一樣沒影了。
 
【綾小路的身世一直都非常神秘】.jpg
【綾小路的身世一直都非常神秘】
 
【桔梗在第三集的豹變,相信讓很多人被嚇著了,我也被嚇到了。結果仍然沒下落】.png
【桔梗在第三集的豹變,相信讓很多人被嚇著了,我也被嚇到了。結果仍然沒下落】
 
【鈴音與會長之間,看似有段不可告人的身世】.png
【鈴音與會長之間,看似有段不可告人的身世】
 
  (6)坂柳有栖,本劇最神秘人物,請了日高里菜配音,並在ED露一次臉、宣傳圖上均能見其身影;看看她出場時,霸氣無比、給人極為玄虛、不明覺厲的感覺。然後呢?沒影了。MD,那不叫玄虛,叫故作玄虛啊!你讓她露臉,又不給人家出場,那乾脆刪減掉算了呀!反正你都刪這麼多劇情了,有差這次嗎?有這種問題的也不只坂柳,包括龍園、葛城、堀北学、高円寺這些「好像」很厲害的角色其實到最後根本也沒幹嘛,意義不明,佔時間而已。
 
   (7)龍園不是想對鈴音報復?這個角色在原作中照理很厲害才對,但在動畫呢?沒影了。
 
  (8)「一之瀬我婆」。對啦,她長得真的很可愛、胸又大,東山又配得電波,但問題是……戲份太少了啊。我很想讓她成為我婆,可是我仔細一想:「不對啊,我跟她相處的時間有久到足以令她成為我婆嗎?說到底她究竟做過些什麼事啊?」突然這種錯覺就消失了。
 
  (8.5)我又想起了,不是還有「一之瀬的點數」這伏筆嗎?後來怎麼了?也沒影了。
 
【坂柳有栖出場時,霸氣無比】.png
【坂柳有栖出場時,霸氣無比】
 
【龍園對鈴音報復的事,第一季未演完】.jpg
【龍園對鈴音報復的事,第一季未演完】
 
【一之瀨高點數之謎】.png
【一之瀨高點數之謎】
 
  我只想說,區區須藤都刻畫得比上述人物深、出場比他們多,整整一季塑造不好一個角色,你說製作組不用反省?鈴音跟綾小路的關係很微妙,第一集是如此,可都演完了竟還是如此,關係沒有一絲推進之感。綾小路沉潛整整一季──拜託不是一集而是一季啊──都播完了還在沉潛,那麼到最後《よう実》究竟是甚麼故事呢?我這麼看了整整一季到底在看什麼呢?已經快搞不懂了。整整鋪陳了一季,看似說了很多東西,實則甚麼也沒說完。
 
 
 

【綾小路與鈴音的關係總是微妙】.jpg

【綾小路與鈴音的關係總是微妙】2.jpg

【綾小路與鈴音的關係總是微妙】
 
  最後一集才感覺終於有點樣子了,似乎總算有呼應到本作標題「實力至上主義」的感覺了,綾小路說:「所有的人類都只是工具。」這就是實力至上主義的一種表現,泯滅人性、一切為利益服務,其實看來看去,本作要是能演得夠長的話,看上去似無慾的綾小路,才是全作最符合「實力主義」特質的角色。他是一匹安靜的狼,被他獵殺的人,直到最後都不知道怎麼死的、被誰擺了一道。
 
  「王道」是從頭到尾綾小路都未展現過、直到最後一刻才暴露的本性,如同本作最後綾小路的個人獨白:「どんな犠牲を払おうと構わない。この世は、勝つことが全てだ。最後に俺が勝ってさえ居れば、それで良い。(無論要耗費多少的犧牲都無妨。在這世上,勝利即是一切。只要最後贏的人是我,那便足夠了。)」甚至連被融化的傲嬌冰山美人鈴音、嬌柔可憐的美人愛里,這些對他好的人,他都能利用,這才是最恐怖的。然而呀!就像我說的,雖然最後拋下了如此震撼彈,但終究是「最後」,又有甚麼用呢?
 
 
【最後,綾小路終於展現本性】.png
【最後,綾小路終於展現本性】
 
 
【鈴音傲嬌X1】.jpg
【鈴音傲嬌X1】
 
 
【鈴音傲嬌X2】.png
【鈴音傲嬌X2】
 

【愛里這種時候真好看,身材太好了,可惜平常的自信不足】.jpg

【愛里這種時候真好看,身材太好了,可惜平常的自信不足】
 
  以上是為何我不覺得《よう実》是鬥智番的原因。在前期,我有頻繁地去追蹤本作的留言與評價,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確實,在本次改編的過程中,是有不少的劇情是被刪改掉的。」因此才無法令角色塑造更臻完整。這樣便不屬於「編劇問題」而是「改編問題」了。說到底,終究是「改編問題」呀!
 
  最後,回答第三道的問題:「它做得不好嗎?」確實它有做不好的地方,便是我上面所有批判的事,可是必須瞭解的是,我的情緒並非「憤怒」,而是感到「可惜」的。我不知道與我同為收看本作的其他廣大觀眾是如何想的,至少我個人惋惜於為何好好一部霸權變成這樣?但它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首當其衝絕對是「人設」,無論是鈴音、 櫛田 、愛里、一之瀨,甚至茶柱老師也好中意!
 
  每位人設都是這麼令人垂涎三尺,鈴音粉撲撲的臉也很對我口味!第二「音樂」,可能劇情不怎麼樣,但本作最燃的配樂播下後,瞬間變得熱血沸騰;本作OP更是今年我排入前十名的OP,很少歌能讓我第一次聽到就立刻愛上的, 我最愛的是前奏時吉他獨奏的段落、清脆的刷弦,總有一種很洒落的輕快感,輕快中又帶有種十分自信,聽了身體也不禁跟著擺動起來
 
 
【鈴音粉撲撲地太可愛了!】.jpg
【鈴音粉撲撲地太可愛了!
 
 
【櫛田賣萌】.jpg
【櫛田賣萌】
 
【茶柱老師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好棒】.jpg
【茶柱老師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好棒】
 
  至於我說過在文章結束後會回答的問題:「面對《よう実》,我站哪邊?」我知道很賊,但我選中間站,因為它漏洞是如此多,我卻追得還算開心,加上它很會留懸念,讓我看完每集後都很想趕快再看到下一集。看《よう実》跟看《暗殺教室》的感覺其實有點像,表面上「學級與考試的戰鬥」是主線、「日常、角色互動」才是支線,但實際卻是「日常」像主線,另一條線路則是隱藏在背後的「副主線」,所以劇情節奏雖慢,我卻會覺得三集一下就看完了。
 
  整體而言,《よう実》好看歸好看,但缺點在於刻畫得不夠全面、設定的說明不夠詳盡,造就我在觀看本作時,雖然看得很開心,卻會有一些缺憾令它無法更臻完美。看完後,會有一種異樣的情緒在心中徘徊,像少了點甚麼的感覺,相當可惜。
 
【上一期評論: 《Shelter》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Facebook】: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如果您喜歡這篇《實教》評論,請點個喜歡分享
 
 
#38:[5.5分]總評《ようこそ実力至上主義の教室へ》2017年10月01日.JPG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