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喜歡,請支持我: https://www.facebook.com/XianYunReviews/
【預告】
  明天七點,發最後一篇的〈三十日推番挑戰〉(下)。上星期未發是因為忘了發了,但想說也好,反正也沒寫預告,再加上點閱量也不高,便拖一下吧。

【主文】
  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抗議。
 
  當看到某些作者公告自己的心聲、比如「哎呀,最近遇到瓶頸了,感覺寫不太出來」的時候,有時我會認為這是比較私密的事、是屬於作者個人的創作活動與過程,而不是它最後的結果、也就是「作品」,然而作者在臺面上所展現出來的,就只需要「作品」就夠了,因為沒有人會在意你這次的文章、過程是如何寫出來的、取材怎麼取的,讀者要的祇是結果,所以寫這種事還是能避則避得好。
 
  但這種想法產生之餘,又會有另一個想法跳出來告訴我:「但這件事很重要啊,畢竟作品因作者而生,作者只消發生任何一變故,都會影響作品的產生,所以作者適時地向讀者表達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也是很重要的呀!倒不如說這才是負責任的作者呀。」
 
  為何說是「對自己的一種抗議」?亞洲文化中有項很重要的共同價值,叫「不忘本」,變成成語的形式便是「飲水思源」、變成潮一點的形式則叫「莫忘初衷」;金庸小說中亦處處能看見此價值的影子。對我而言,我的初衷就是「致力將動畫的好壞之處寫出來」,但此初衷是建立在一前提上的,便是「寫得好玩就好」。
 
  然而我發現,自今年以來、特別是四月,我似乎愈來愈走上一極端道路,變得過於執著、過於嚴苛、過於要求自己,勝負之心變得極為強烈,因而失去了本心、忘了初衷、忘了自己當初到底是為了甚麼而寫這些評論的,更雪上加霜的是,最近我的思考似乎停滯了,我感覺很多事被寫盡了、我似乎寫不出甚麼更有內容的文章了,漸漸變得寫不出。
 
  四月新番與七月新番,很大的前提都是我為了寫它們的評論而看的,像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一般,我看了好多、也強迫自己寫了好多,雖然結果真的也不錯,特別是在巴哈上,令我多了好多訂閱。這樣真的是正確的嗎?不是說好是為了開心才看的麼?不是為了開心才寫的麼?特別一想到若這篇文章品質不好或寫得太差,就讓我十分自疚。

【結論:真正的公告】
  我不想再為了品質的事把自己弄瘋,所以以後的文章,我想寫得隨意些──就像現在你正在讀的這篇文章這樣──在保證一定的語句順暢後,行文方式比較鬆散──是為「抗議」,其實就是把時間還給自己罷了。
 
  更新頻率方面,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頻率最密集的時期,往往是在一季結束後,瞬間丟出三、四篇文章,拿四月新番後的文章舉例,總合字數高達兩萬多字。其實讓我花挺多時間的、而且還是在短短的時間內,畢竟要讓以前的我寫這麼多字,都得給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如此令我覺得太急促了,並不是不更,而是今後我想慢慢來,多把節奏掌握在自己身上,具體多慢?我也不清楚。
 
  新番文的部份,我還沒決定好──因為這種事是不能用「決定」的。我已說過要看得開心點,也就是說,連新番方面,也是等我心情好了或個人另外的看番計畫告一段落後,我才來追新番,所以這種事不是三言兩語能簡單決定的,都是照著我的心情走的,所以是極度不固定的。其實這一季的新番,我一部也沒追,目前的我正在補《New Game》第二季、前陣子則是終於把《冴えない彼女の育てかた》的第二季補完──這些都是七月以前便已決定的事了。而且還有好多以前自己想看的新番,比如《人渣的本願》、《政宗君的復仇》等等的,明明一月離現在這麼久了、都十一月了、一年都快過完了啊喂!我卻都沒看,所以趁這段自己休息的時間,我想把那些補上。
 
   我明白若落後話題了,肯定會帶來些負面影響,不過沒關係,因為還是那句話「想看得開心點」。
 

cj49ftty500tnxz5nbihgym5g.1200.jpg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天推番挑戰〉(中)

 
懶人包
 
DAY10:第一部看完三周目的動畫:《請問今天要來點兔子嗎?》
DAY11:配樂最喜歡的動畫:《Rewrite》、《進擊的巨人》
DAY12:看的過程很痛苦但看完評價很高的動畫:《我的英雄學院》第二季
DAY13:最黑童話的動畫:《魔法少女小圓》
DAY14:讓你覺得生活如此美好的動畫:《小林家的女僕龍》
DAY15:你認為超越了原作的動畫:《小林家的女僕龍》
DAY16:第一次廢寢忘食補完的動畫:《反叛的魯路修》
DAY17:沒有看懂而不明覺厲的動畫:《藍色恐懼》
DAY18:本命聲優演出最精彩的動畫:無。
DAY19:你很喜歡但不會安利的動畫:《Rewrite》
DAY20:讓你想聖地巡禮的動畫:《白箱》、《言葉之庭》
DAY21:單純因為美術風格而喜歡的動畫:《言葉之庭》
DAY22:好評但沒有你喜歡的角色的動畫:《唐紅的戀歌》
 
 
[有些劇透]
DAY10:第一部看完三周目的動畫
  面對這道問題,我的答案反而不是那些為眾人歌訟的著名劇情番,而是日常番《請問今天要來點兔子嗎?》。一樣是在評《月色真美》中,我寫道:「若是偉大的日常番,我自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顧,因為看的過程心情很愉悅,自然會很樂意重看它好幾遍;不過若是偉大的劇情番,由於它影響人心的力量太強大了,倘若情緒影響是正面的也就罷了,但若是負面的,近期內我真的無法正視它了。」由此可見,會讓我不斷地重看的,反而都是日常番。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點兔》真是太神奇的動畫了,看著那些萌角色聊天真是太舒服、太舒壓。是呀!縱然這部動畫沒內涵、沒水準,又如何呢?在評《情色漫畫老師》我也說過了:「因為《點兔》就是一部主打「廢萌」的日常番、它就是要廢才會好看。只消你一開始就將它如此定位,在觀看《點兔》的過程根本就不會感受到任何的違和感。」所以《點兔》成為了我第一次的、也是為數不多的三周目的動畫。《NewGame》跟《乾物妹》因為最近的第二季的關係,我也要準備把它們三周目了。
 
DAY11:配樂最喜歡的動畫
  這個問題實在太折磨人了。其實我也是很著重配樂的觀眾,聽到一首好聽的OST,一定會找出那是哪一首,也有自己喜歡的配樂家;自己至今蒐集的音樂,OST的數量反而比OPED還多。對我而言,喜歡的真的太多了、無法挑出哪個才是「最」。硬要挑的話,我還是會挑《Rewrite》跟《進擊的巨人》,可能每部平均我只會收個十分之一首,但這兩部我收的曲目都能佔三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澤野弘之常常被罵音樂套路單一,但人家就真的寫得好聽,有甚麼辦法?《進巨》恢宏的故事格局配上澤野擅長的史詩曲,根本完全就是為他而生的主場。《Rewrite》更不用說,至少折戸伸治跟麻枝准兩位大佬大家應該都認識,可是我更私心推薦的是兩位作曲家,分別是水月陵和井內舞子,她們雖然默默無聞,事實上卻也寫出了很多首好聽的曲子。不談動畫而講遊戲的話,還要再加上一個《逆轉裁判》。
 
DAY12:看的過程很痛苦但看完評價很高的動畫
  《我的英雄學院》第二季。其實看的過程我是很討厭的,但最後看完後,才發現「其實總結一下,它的架構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斯坦因篇,是全季角色刻畫的最高峰。說「很高」也無特別高,只是相比同樣遇到這種情況我會給低分的動畫,《我英》算很高了。
 
DAY13:最黑童話的動畫
  捨《魔法少女小圓》其誰?我相信所有人會一致地點名《小圓》,因為太經典了:「你本來以為是子供向,結果卻成了最不子供向的動畫。」有哪部比《小圓》更經典?
 
  虛淵玄不是說好要當「愛的戰士」嗎?結果他每次都黑化或把角色寫死。但更恨的是,我就是喜歡虛淵玄這點。
 
DAY14:讓你覺得生活如此美好的動畫
  老實說我看不懂這道問題的意思,是推薦具「生活感」的動畫嗎?那我一定推薦《小林家的女僕龍》,我覺得最理想與最溫馨的生活,就是《小林龍》的樣子了吧?樸實無華、日常中點綴著些快樂回憶,再躺下來品味著那些生活的美好。「生活」兩字或許就是如此了吧?
 
DAY15:你認為超越了原作的動畫
  天堂那時候在講的時候,我原本想:「怎麼可能有這種動畫?」結果它立刻把我打臉:《進擊的巨人》。對,我超同意的,畢竟我以前就在評文寫過了:「漫畫與動畫相比,我認為是動畫成就了《進擊的巨人》。本作很多的劇情橋段,在爆出令人震驚的劇情內幕時、角色的獨白時、史詩的鏡頭時、混亂的戰爭場面時,唯有動畫這種聲光媒體,才能表現最盡致的聲光效果。」
 
  可是因為《進巨》天堂舉過,所以恕我再度推薦《小林家的女僕龍》。如果原本我舉的例子是《進擊的巨人》,恐怕不夠嚴謹,因為事實上它的原作漫畫我已翻過幾頁而已,感想就是:「作畫潦草。」所以才說若沒有動畫如此的表現張力,漫畫的張力也有限;但《小林龍》不一樣,我六月遊日的時候,是真的在Animate買了一本它的原作漫畫,我想在嚴謹度上是沒話說的。
 
  仔細看《小林龍》的原作漫畫會發現,其實僅僅是一篇篇普通的日常故事罷了,雖然看得愉悅,卻無法像看動畫一樣在看完後,有種無法言喻的後勁。動畫版不但在漫畫的基礎上表現了有趣的日常感,甚至帶出了一股原作所沒有的、那般樸實與溫馨的感受。難道不值得欽佩嗎
 
註:關於筆者對《小林家的女僕龍》的感情與連結,更詳細的敘述在此:連結
 
DAY16:第一次廢寢忘食補完的動畫
  第一名是《反叛的魯路修》,一天10集,僅僅五天把50集看完,那時候我追12集的番都很少那麼快過。第二名《賭博默示錄》第二季,一天9集,三天內把26集結束。手指一點下去《賭默》的一集就再也回不來了。第三名是《死亡筆記本》,一天5集,其實很少對不對?如果拆分成前/後而觀的話,前期我也是看得停不下來,最高紀錄可以一天7、8集;我很少搭車看番的,但當時為了《死筆》,連搭車我也看;後期故事弱化了,真的很可惜,所以追得很慢,拖累了平均集數。
 
DAY17:沒有看懂而不明覺厲的動畫
  今敏導演的作品,比如《藍色恐懼》應該是最典型的一例了。說實話,其實我覺得我還是「半懂」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在「不知道怎麼欣賞」。比如《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THE END OF EVANGELION》我能在看懂之餘、被那份內涵所感動到,今敏的作品卻無法如此。我覺得像宮崎駿的《魔法公主》那樣,內涵極深,卻又深得剛剛好、讓我看得懂的作品是最完美的。
 
DAY18:本命聲優演出最精彩的動畫
  我對聲優的研究不深、也無特別的本命聲優,可惜了,所以這題跳過。
 
DAY19:你很喜歡但不會安利的動畫
  《Rewrite》。先強調,這部動畫我是先由動畫入門,把兩季都看完後,才誤打誤撞轉成原作黨的;動畫跟遊戲兩種載體我都接觸過,一定很有說服力。
 
  我不安利的原因是,我跟一個人講過一個笑話,我說:「當年《Rewrite》第一季看完,我完全不懂這個故事;第二季看完後,我才終於『啊』地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了,也真正喜歡上這部作品。結果後來本著『愛』的信念讓我再去接觸了它的原作遊戲後,你猜怎麼了?」男性:「怎麼了?」我:「我才發現:原來我甚麼都不懂。」
 
  《Rewrite》的動畫化因為太慘,甚至有原作黨向動畫黨道歉,我心想:「幹嘛道歉?不是做得很好嗎?」玩過遊戲才明白這層原因。現在回想,到底為什麼那波亂七八糟的動畫化會這麼吸引我呢?到現在我也還沒有答案。《Rewrite》的動畫不知怎地,明明當時的我沒玩過遊戲、動畫又弄得這麼亂,我卻莫名其妙的愛上這部作品。最後我只能歸因成,是我自己的腦補能力太高,加上莫名的對電波才愛上的。真的要安利的話,十之八久都不會中、我的兩位朋友即是一例。不如真的去玩遊戲最快,因為那才是真正認識《Rewrite》全貌的唯一途徑。
 
  但如果真能出第三季的話,最希望的是回來把「朱音線」動畫化,因為它真的是堪稱Moon線之前最精彩的線,沒動畫化這條線實在太可惜了。
 
DAY20:讓你想聖地巡禮的動畫
  《白箱》、《言葉之庭》。前者我真的巡禮過了,可以去把我該篇巡禮文找來看看,後者是今年的遺憾,我也不多提了,但下次一定要找機會再去一趟
 
註:該巡禮文之連結:點此
 
DAY21:單純因為美術風格而喜歡的動畫
  又要推上一題的《言葉之庭》了。可以說,在《言葉之庭》之前,我不懂「美」是甚麼,看了《言》時,才真正體悟到何謂「美」,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因「美」而讓我極度喜愛的動畫、就算我知道《言》的劇情其實很單純。甚至我以前不喜歡下雨的,直到看了《言》,我居然開始喜歡起「雨」,它帶給我人生的影響可見一斑。
 
DAY22:好評但沒有你喜歡的角色的動畫
  很多人說這題答不出來,因為「沒有喜歡的角色又好評的動畫是不存在的」,可是我覺得其實有啊,就是《唐紅的戀歌》。我在該作評文說過:「本作是紮實的劇情片、是由『劇情帶動角色』而非『角色帶動劇情』,角色在劇中的意義不只是『賣』,而是『劇情』優先,此段該用到哪個角色、哪個角色就出場,黑白分明。柯南的出場率雖然低,卻也不代表是平次的氣場壓過他,而是兩人同活在相同的位階『劇情』之下。」
 
  這句話更深入的解釋就是:「不管角色是柯南也好、平次也好,其實我覺得這些角色是能替換的,但這種劇情架構與敘事手段卻是無法從《唐紅的戀歌》中帶走的。」所以我喜歡該作,卻對裡頭的角色沒甚麼感情。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天推番挑戰〉(上)

 
懶人包
 
DAY1:你的入坑作:《進擊的巨人》或《約會大作戰》
DAY2:你無比希望HE但事與願違的動畫:《秒速五厘米》
DAY3:讓你想戀愛的動畫:《月色真美》
DAY4:安利失敗次數最多的動畫:無。
DAY5:想生活在異世界的動畫:《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烏拉拉迷路帖》
DAY6:讓你結識很多同好的動畫:《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DAY7:期待續作但希望渺茫的動畫:《K-ON》、《冰菓》、《好想告訴你》
DAY8:你初識本命的動畫:《冰菓》
DAY9:最讓你胃疼的動畫:《你所期望的永遠》、《月色真美》
 
 
前言:
  「三十天推番挑戰」這個活動不曉得多久了,或許早已流行一段時間了吧?我也是看了五加六他們那場直播、還有天堂的影片才知道這名詞的,實在後知後覺。說實話,看了之後,我覺得很好玩,所以決定玩一場試試。
 
  「推番」這種現象也有它好玩的地方,它就像「你的孩子」一樣,自己推的番都覺得好,不過這個活動也有它的弊病:(1)各說各的好、各執一詞,推到後來很難達成甚麼共識。(2)有時這種活動往往會寫成「個人動畫史回顧」之類的文章,我的動畫史回顧大概就沒甚麼人想看,真正實質的評價與推薦反而少。(3)圈內人會相輕了,活動反而對局外人還比較有幫助。
 
  總之,雖然種種因素干擾著,但我也想寫一篇關於我自己的「三十天推番挑戰」,也算是一種回顧性的方式,整理自己的追番過程,也帶有一種「讓他人認同」的期待吧?其實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意外寫出了自己往前都沒想到的頓悟,亦可視為「另類評論」看待罷。
 
  本文分為三部份發表,因為全文共九千字。
 
正文:
[有些劇透]
DAY1:你的入坑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定義好甚麼叫「入宅/坑」,如果定義成「第一次看/非大眾向的動畫」的話,便是《進擊的巨人》吧?當年真的太紅了,身邊本來不看動畫的朋友、也變得天天討論這些事,所以受了同儕影響,我也跟著去追,並且追完了。好玩的是,當年也不是特別去追、而是誤打誤撞地追,導致我看的過程也不是特別嚴謹,以致後來真正入宅圈後,想追《進巨二》之前,我還得特別補一遍「我看過的」《進巨一》。
 
  當年《進巨一》完結之後,我也沒有特別再去找其他動畫看,所以這個定義不怎麼嚴謹,應該要定義成「看了第一部後,還有繼續追下去的動畫」較好。答案會是《約會大作戰》,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是三、四年前看的動畫了,現在它的劇情我已然盡數忘記,但對我而言,有種特別的意義在其中。會去追它、會入宅並沒有甚麼特別理由,一樣是當時身邊最好的朋友會看動畫,為了跟他有點話題聊,就隨意挑了一部「有聽過的」來看,卻想不到這一項無聊的舉動一追、追到了今天。那位朋友現在也早就沒有聯絡了、我甚至沒有親口跟他說過「是因為你的關係我才看動畫的」,說明其實我們的交情不過如此吧?
 
DAY2:你無比希望HE但事與願違的動畫
  我看到有人答《君望》,問題是:「《君望》因為站的黨派是對的之故,我沒甚麼遺憾呀……」就算中間看過很多BE的動畫,可是心裡也沒有「特別希望HE」的衝動與欲望,只覺得:「唉,這是作者的選擇,我這種平凡百姓也就這麼看著了吧。」所以我想不到答案。勉強想一個的話,或許是《秒速五厘米》,那種遺憾、失去的感情太過真切了,可是換個角度想,就算我內心再怎麼不甘,我還是接受新海誠所安排的結局的,因為這就是新海誠的意圖、是他想傳達給觀眾的核心理念,所以非此結局不可,更動了結局、就等於是「更動了核心價值」這麼大的事,所以如果我有甚麼怨言,事實上我該抱怨的也不是「結局」、而是核心價值。
 
DAY3:讓你想戀愛的動畫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趣。「想戀愛」指的到底是「因為劇中的角色讓你想戀愛」還是「劇情的啟發讓你想戀愛」呢?兩者字面相同,實則有很微妙的區別的。若是前者的話,其實追到至今以來,我對動畫角色只會有「萌!」、「舐めろ!」之類的感覺而已,那種純戀般的動情,真正要講的話,是對《冰菓》的千反田愛瑠,還真的是我追番首次被女主角巧言倩兮的姿態迷住了;若是後者的話,目前還是《月色真美》,但其實說「想戀愛」並不準確、而是「憧憬著如此的戀愛」才對。《月がきれい》很美好,但我相信現實中這麼美好的戀愛,大概比中樂透還難;它有它的現實的一面,比如真實的人際關係,但也有它的虛幻的部份,也就是它的結局。縱然如此,我仍然難以忘懷它許給我的美好與憧憬。
 
DAY4:安利失敗次數最多的動畫
  其實我很少安利別人……。原因就像我文前所說的:「因為大家都各說各的好,推到後來根本很難達成甚麼共識。」網下我不太幹「推薦」這事兒的,所以「安利失敗」之說根本無從而來。真要說「推薦」的話,網上我寫了好多的文章,就是推薦,然而之後那些看了我文章的人是不是真的有受到甚麼觸動與啟發而去觀看我推薦的動畫,我就不得而知了。就算在我僅剩的安利案例中尋找失敗的事件,反而成功居多。
 
DAY5:想生活在異世界的動畫
  因為牽涉到「異世界」的作品,往往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甚麼「黑深殘」、「主角光環」之類的詞彙。我不是主角,絕對不會想去《RE0》的異世界的,所以天堂推得很好:《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這麼歡樂、又這麼多美女的異世界,相信不會有人不想去的。若《烏拉拉迷路帖》也算「異世界」的話,也是好選擇。
 
DAY6:讓你結識很多同好的動畫
  印象最深的大概屬《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了吧?通常這種熱度很高的番,因為太容易就遇到跟你同樣追過該番的人了,很好聊,便結識同好了。當年《RE0》在我身邊的討論熱度高得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高到甚麼地步呢?本來跟我是不同圈子的、可能一年到頭也不過講兩三句話的一位男性,我跟他卻因著這個共同話題多聊了好幾句。曾經《果青》也算是令我結識了一位同好,不過事實上我們倆的互動一直不多。若不介意將H動畫一併算進去的話,小聲地說,我也透過此認識了不少同好,具體而言是哪幾部?便不方便說了。
 
DAY7:期待續作但希望渺茫的動畫
  這個數起來可就多囉:「最希望」一定是《K-ON》,當年它帶給我的好多歡樂、令我每一天出門在外,只要一想起「今天晚上能回去看《K-ON》」我就好開心。想當然爾,它結束後令我無比難過,所以我還有為了延續這份感動去追「後日談型」的漫畫,「學妹篇」我有追完,其實到現在也有點期待那些當年被我看完的漫畫能動畫化,「大學篇」便沒追完了。
 
  第二名是《冰菓》,除了我前頭所說的,千反田實在過於美麗以外,其實動畫前面便不斷鋪陳,製造一些折木與千反田的小動作了,比如洗溫泉時的遐想、學園祭偷看照片,太令我小鹿亂撞了,到最後一刻折木才終於意識到千反田的美麗,感覺兩人的戀情終於要開始了,加上最後一幕的櫻花、將氣氛塑造到高潮的交響配樂、那幾日追下來的回憶,《冰菓》在當時給我留下了極深刻印象,一想到再也沒得看時,實在很惆悵。
 
  第三名是《好想告訴你》,僅僅是因為告白得太慢了,第二季發的糖根本不可能看夠呀!所以我後來也有去追漫畫,但覺得終究比不上看動畫時的心跳不已。
 
  第四名是《KudWafter》。這裡我很難用寫的說明當年《Little Busters!》帶給我的傷與痛,所以我才會為了它去玩了跟《LB》本篇故事一點也不相干的《KudWafter》。這個答案顯然是不準的,因為聽說《KudWafter》要電影化了。說實在,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我無比感慨,回想當年追《LB》也真的過了好久了,當時的傷心其實也早就忘了、《KudWafter》的故事也忘光了,本以為是「有生之年」,況且《KudWafter》討論度也不高,卻居然真的得到動畫化的機會了,實在不可思議。
 
DAY8:你初識本命的動畫
  前文說過,《冰菓》的千反田可能是我的第一次「本命」吧?雖然前頭我也喜歡過很多女角色,但遠不如我對千反田那樣地喜歡。第二次便是《涼宮春日的憂鬱》的團長,春日長得太可愛了,很久沒出現這麼心跳的感覺了。最近看的《櫻花任務》裡的由乃跟しおり是今年我最想帶回家當老婆的動畫。
 
DAY9:最讓你胃疼的動畫
  無須多說,《你所期望的永遠》絕對首當其衝,我到現在還忘不了我當初追得有多麼忐忑、多麼不安,就算我知道它最後的結局,我卻到現在還有點不敢去碰它。但這部天堂推過了,所以我推第二部:今年的《月色真美》,我在關於它的評文這麼寫過:「看這部動畫時的我就像快溺死了一樣,我需要多次的暫停,讓我大喘幾口氣。我無法安定地躺在床上,因為劇烈的心跳令我躺得很痛苦。除了前兩集外,每一集我都看得心臟不停地狂跳、氣喘如牛,不停地大口吸氣吐氣,想透過用力換氣的行為將心中的壓力與狂躁不安導致的過度興奮給消除。」有人覺得很誇張,但我真的沒在跟你五四三,我在追的時候,身體是真的出現過這些劇烈反應,所以真的要我推,我一定會推這部。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