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喜歡,請支持我: https://www.facebook.com/XianYunReviews/
.《男子高中生的日常》 [6 / 10分](全12集)
 
警告:本文帶有很強大的個人主觀意見,若對此點感到不適的人,請馬上關掉視窗。
 
[無劇透]
  實言之,欲寫本作的觀後感是有難度的,由於本作幾乎無劇情可言,便是所謂的「空氣系」作品。何謂「空氣系」?便是「故事內容像空氣一樣,含意不明顯的作品。」大多不注重劇情發展,無繁多大量的龐雜設定及既定的中心思想與目標。作品大部份均圍繞幾位擁有特別的性格與帶有萌屬性的高中女學生,並描述她們平凡的日常校園生活;劇情發展亦較為緩慢。諸如《K-ON》、《輕鬆百合》、《黃金拼圖》等作皆亦然。本作的第一個突破點是,不以「萌系女角群」為主,而是以男子高中生為中心,並展開他們無厘頭的日常,與過往的空氣系作品相比可說是一反常態,作者也表示:「沒想過有關的描繪會流行起來」。
 
 
  本作劇情上卻甚是零碎。除了原創的第十二集尚算得上有主線,其餘十一集動畫皆由數齣單元劇組成,我們僅能認得角色之間的一些小關係,卻完全不瞭解這座高中究竟在做甚麼?角色升學的情況、角色的背景等,我們皆無從可知,甚至乎忠邦身為主角,出場的次數卻寥寥可數。但好處是看得甚是舒坦,又予人一種「超加長版泡麵番」的感覺,以小品為主,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便演完一齣單元劇。
 
  以搞笑為主的動畫亦不少。本作與《銀魂》兩者的共通點有許多,諸如類似的笑點與吐槽方式、無節操、看似隨意的製作、向動畫的「致敬」,聲優如是,像杉田智和、鈴村健一、石田彰等聲優都同時為兩作配過音,就連導演與製作公司亦是高松信司和日昇動畫──這正是為何兩者如此相像的原因之所在。因此本人認為,若喜歡《銀魂》的觀眾肯定也會喜歡上本作的。也可能由於跟《銀魂》相像的關係,本作的評價不算低,在「MyAnimeList」中,得到了「8.26」的分數,排名第173位。
 
  搞笑動畫通常往往因個人品味的關係不受歡迎,畢竟「笑點」這種東西是主觀的,往往隨人之年、識之異,而有不同的笑點;本作亦有些小缺點,像某些單元經常令人摸不著頭腦,幾個笑點亦很早便能猜出,尤其笑點套路均差不多,便更加好猜。但對鄙野的本人而言,本作笑點恰到好處,令人捧腹大笑,固然套路不停地反覆玩轉,本人仍舊無法忍住,本作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集的文學少女了,看動畫時從未如此笑過,「今天的風兒,甚是喧囂啊。」亦成為了一個知名的梗。在顏藝與動畫製作的相輔相成之下,更是令人開懷大笑。此種「無厘頭」式的搞笑,縱然猜得出來,依然不禁引人發笑。
 
  本作便彷彿看透了你心中所想一般,將你的內心世界的對白一一解剖,並放映在螢幕上。「電車上一名少女的黑痣上頭有長長的毛,該告訴她呢?還是不說好呢?」秀則很認真地思考這件事。夾少女在玩的娃娃時,很害怕被人看到,「但是我可不是因為對這有興趣啊,我只是想挑戰高難度的遊戲罷了,不過這種話別人也聽不到,也不能跟別人講,還是算了吧。」
 
  劇情聯貫性低歸低,但每一集中倒也不乏有一兩個極好笑的單篇存在著,其中當屬「文學少女系列」最令我印象深刻。那些中二度與恥度爆錶的臺詞,搞笑的內心小劇場,配合上畫面秀則矜持的反差,怎麼看都把我笑得前仰後合的,太精彩了!重點是,它的價值還不僅於此。在該系列的最後一個單篇中,秀則跟文學少女複誦了一遍第一集的臺詞,那些臺詞在第一集的作用本來是拿來搞笑的,可是它居然挑戰了以同樣的臺詞重新詮釋、拿搞笑的臺詞演正經劇情,但明明一開始是搞笑臺詞,它卻能做出兩者前後之間截然不同的反差,同樣的話再聽第二遍時,我們卻會覺得這些話是正經的,它不但不搞笑、而且反而是浪漫的。「我們走吧,在風還未停止之前。」接著秀則伸出了手,似是接納了文學少女,迎接她一起走向更美好的青春。這幕的氣氛製造得多棒啊!你才不禁佩服,原來同一套臺詞也是可以製造出前後兩者截然不同的效果的!只有佩服!
 
  本人想《男》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原因有二。在看本作的當下,我們會不停地想:「這群高中生究竟在做什麼?」卻又不得不承認,確實這些事我們也曾經做過,當本作細膩又寫實地將我們內心世界當中的話演出時,更能深穫共鳴。是為其一。而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或許亦曾經如此中二、無厘頭。最後的畢業典禮固然僅是一場夢,可是本人寧可將他當成真的,這群高中生的青春,便在那場畢業典禮中結束了。於是最後一集看起來,竟是莫名的感人,本人想這正是「空氣系」作品的魅力之所在吧?於是才誕生了一堆又一堆的難民。文學少女與秀則在最後一集,兩人講的是雖與第一集的臺詞無異,但到了最後一集講起來的感覺卻完全不同,令人感到莫名的感傷。是為其二。
 
  本作看完不會收獲任何事物,其功能僅有舒壓,但是本人卻能說十分值得。
 
 

【Youtube上亦有人將文學少女系列串了起來,有興趣的朋友能去看看。】
 
 

【這樣搞笑作品配以如此燃的OP沒問題嗎?若是配戰鬥作品或許問題不大,可是配這種日常番總令本人覺得不對勁啊。】

 
【上一期評論:《2016春番開播觀後感》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Facebook】: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如果您喜歡這篇《男子高中生的日常》,請點個喜歡分享
 
 

 
下一期的評論:「僕は新世界の神となる!」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2016年春番開播觀後感】
 
警告:本文帶有很強大的個人主觀意見,若對此點感到不適的人,請馬上關掉視窗。
 
  感覺很久沒出來刷存在感了。順便公告一件事,將來會越來越忙,動畫會持續看,只是大概沒甚麼時間再出來講心得或評價了,而這一期的短評趕得有些倉促,基本上有點興趣使然的感覺,所以有講錯的地方請別鞭太大力。
 
  那開始進入正題。
 
 

《十二歲》:
 
  一看見這部動畫時,我立刻回想起了我那遙遠的童年所看過的一部動畫《玩偶遊戲》,也是我的10分之作;頓時親切感湧了上來。
 
  不過點開看完後我就一集棄了,為什麼?因為講實在話,這部番只有女主外型像紗南,而這部動畫想玩的套路,《玩偶遊戲》都玩過了,還玩的比它好,這部動畫也忽略了蠻多能夠讓做題材的戲碼。基本上看到第一集就接吻的那刻,我棄了。第一集就接吻?!那後面要怎麼演啊?
 
  但是之後我發現了自己的自私──我怎麼會把它當成《玩偶遊戲》來看呢?於是我重整了自己的心情再此點開這部動畫。
 
  整體而言,這部動畫做為少女向動畫,片中所洋溢出的甜蜜氣氛,以及時不時的心動時分,算是不錯。但是太老梗了,並沒有甚麼新花樣,講難聽一點就是狗血,劇情節奏也十分拖沓。作畫方面也不算完美,甚至第三集還崩壞了。
 
  所以我並不是十分推薦這部動畫給人,除非你希望被閃瞎,但是是半調子的那種閃瞎。愛情所具備的那種青澀感,目前我也仍未看到,再來劇情設定所建立的「小學生」基礎,可信度也很低。同樣是小孩子的戀情,我更推薦你去看《玩偶遊戲》,那部動畫才能讓你看見所謂小孩子那種純純的感情、青澀的戀情、若即若離的痛心,在一百零二集由紗南道出的,小孩子給大人的教訓。
 
  當然我不是只基於以上理由否定這部動畫。至少,在放鬆基礎上,這部動畫是能做到的。
 
 

《坂本ですが?》:
 
  《在下坂本,有何貴幹?》,或者它有一個更加直接響亮的名字:《我叫坂本我最屌》,人稱屌爺,四月最受歡迎的新番之一,希洽版期待度排名第一。
 
  這時我的慣性臺詞大概都是「由於我沒看過原作,所以只就動畫討論……」之類的。但是,這次不一樣了,《坂本》這部動畫我是先看過原作才看動畫的。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對我來說,首次見到自己喜歡的人物動起來這點還是挺興奮的。
 
  以第一集來說,品質相當地不錯,導演為製作過《男子高中生的日常》和《銀魂》等動畫的高松信司監督,《坂本》交給高松導演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他本就擅長導無厘頭的番,我前面舉的兩部動畫正是好的例子,而《坂本》的「單元劇」、「無厘頭」元素,必定能使他有所發揮,想必未來也會以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也不一定。像是第一集一開場的丟球,就有一種《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的強烈既視感。
 
  第一集的表現可圈可點,算是挺不錯的。第二集長雀斑的胖同學也終於出場了,我想下一集大概就是演跑腿和媽媽的故事了。
 
  動畫還多加了幾個東西,像是颱風那一段,漫畫內就只是以報導帶過而已,以及三人傳球的對話。漫畫中坂本瀟灑的感覺,動畫也還原了出來,並配上以喇叭、鋼琴等古典樂器演奏的配樂,背景爵士樂的進行,坂本耍帥講話時背景音樂的旋律跟強度完全襯托坂本的帥氣。
 
  基本上,這部動畫的看點就是看坂本盡情地開掛,比起那種「我沒有開掛,我沒有開掛」、最弱往往是最強的作品,看這種「老子我就是開掛」的作品就是爽,而且這部動畫不是戰鬥番而是日常番,日常番要怎麼開掛?這又使人相當好奇了。而這部動畫好看的地方,在於它簡直將兒時的腦洞極限化了:當人家抽掉椅子時,仍舊文風不動地坐在空氣上、透視看黑板、以圓規跟蜜蜂的針相鬥、面臨他人的惡作劇,也不會顯露絲毫憤怒,而是風姿闊綽地化解一切困難。
 
  於是它的熱門指數強強滾,簡直爆表了,才播出兩集,在B站就能看到人玩梗了四月必追,其火熱程度難以想像。無厘頭的動畫《在下坂本,有何貴幹?》。
 
 

《迷家》:
 
  聽說這部動畫試映第一集時,很多人搶著看想後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個人的問題。看了這第一集,我只能說還好,也沒精彩到令我想趕緊看後續的地步,但以質量來說,算是不錯的。
 
  Staff方面,可說是話題性十足,製作陣容非常強大,水島努導演和岡田麿里居然合體了,兩位都是我所尊敬的人物,這次的表現我是看好的。水島導演的話,他導出較有名的動畫便是《SHIROBAKO》,至於這次的《迷家》,則跟他以前導的《Another》風格挺相似的,想必未來也會以這種路線將故事進行下去。
 
  岡媽的部分,劇本質量應該是能保證的,只是由於導演不是長井龍雪,長井跟岡媽合作比較能控制她,所以兩人合作的作品都有好成績,至於水島導演是否也能這樣,不讓岡媽玩出「貴圈真亂」就得看看他的本事了。
 
  而Staff名單和人設害我以為又是P.A.Work的作品,不過並不是,製作公司評價兩極的《艦隊收藏》製作公司「diomedéa」,不免也讓人感到有點擔心啊。OP可以說是相當好聽,音樂部分也還算可以,並由《四月是你的謊言》的橫山克擔任,不過水島竟然會親自擔任音響監督,算是蠻稀奇的。
 
  如果是第一集,我也不強求甚麼,但是現在已經演到第四集了,才終於死了一個人(傑克我不確定他的生死),然後屍體也還未找到,在節奏的部分太過於緩慢了,光是人物介紹,以及巴士之旅就佔了一大部分,不免令人堪憂會不會後期又要趕火車了,反正這些人物早死晚死都要死,《Another》最後不也死了一堆人?花那麼多時間介紹也是沒必要。目前第四集的部分,才終於讓人有種「啊,故事終於要開始了啊」的感覺,不過實際上,這部《迷家》的劇情節奏還是挺迷的。
 
  角色方面,我想也不需多說了,我上述那些話足以道矣,基本上由於角色太多,光記名我腦袋就快爆了,更遑論角色個性如何。具體的故事主軸到底想說甚麼?我想我在瞭解之前,還是先別妄下評論好了,只是希望別讓我失望了。
 
  不過真的得要佩服「角色設計」的工作人員,一次設計出那麼多角色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況且某些角色後期就要死光了,想想還真是浪費啊。
 
 

《逆轉裁判》:
 
  由知名遊戲製作公司CAPCOM製作的著名遊戲《逆轉裁判》。第一集並沒有甚麼觀後感,算是挺普通的一集。
 
  對於遊戲黨來說的話,可能是極具情懷的一集,但我的情懷只限於《洛克人》與《傑洛》系列而已,所以對動畫黨來說,這個真的不像動畫,很多地方都有那麼點遊戲的影子,譬如音效、人物介紹字幕等等的。
 
  不是說原本的不好,而是遊戲與動畫之間本來就有落差,應該還是要再更改一部分才是,不然感覺就只是看遊戲而不是看動畫了,而且最後居然灑花,看了實在有點出戲,感覺就只是會動的遊戲。
 
  角色性格可以說是相當明顯,尤其「異議あり」這句話已經成為經典了。在法庭上以辯論形式來推理也算相當有創意。人物作畫上面也是有點崩,具體現在還不能定論,只能先看看未來走向如何。
 
  第二集有稍微改善。反正知道了它是遊戲原作,我也沒玩過遊戲,整體標準就自己下修了。只是,這部動畫真的很崩,我知道這部受到許多遊戲黨的非議。以我來說,中二度簡直爆表了,許多我認為應該去注意的地方,A-1都沒有好好做到,劇情節奏則是有點趕火車的方式,御劍與成步堂之間的對決,老實說你拿掉那些浮誇的地方來看,真的沒有甚麼值得一看的劇情,在邏輯上,也是許多漏洞。或是該慶幸我只是動畫黨,至少還食得下去。
 
 

《甲鐵城的卡巴內里》:
 
  聽了第一集的「上吊神曲」與超精美作畫後,我便深深地被這部所吸引了。如果說《迷家》的Staff強度是7/10,那這部簡直突破天際了,光是將Staff表亮出來,就知道必追的一部番:
 
導演:荒木哲郎
劇本統籌:大河內一樓
腳本:大河內一樓、瀨古浩司
音樂:澤野弘之
動畫製作:WIT STUDIO
 
  這幾個名字相信都不陌生,導演是曾執導過《死亡筆記本》、《罪惡王冠》、《進擊的巨人》的荒木哲郎、劇本統籌與腳本為《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的大河內一樓、音樂為《罪惡王冠》、《進擊的巨人》的澤野弘之,製作公司為則與《進擊的巨人》相同。從這張Staff表,我們能看出來,跟《進擊的巨人》有很大的關係。
 
  而關於音樂的部份,那幾乎是沒話說了。荒木導演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擅於把一部番變得很燃,我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進擊的巨人》便是其一,而剛好,澤野也都配過這兩部番的配樂,兩人的組合之下,燃得沒話說。
 
  至於ED的部分,我想某些人很難去體會為何「ninelie」這首歌讓我們這麼高潮,並被稱為神曲。怎麼說?並不是它本身好不好聽的問題(雖然確實也非常好聽),而是構成這首歌的人們,包括由澤野一人作曲、作詞、編曲,並由演唱過《Fate/stay night UBW》OP2「Brave Shine」的Aimer、以及《罪惡王冠》出來的虛擬樂團「EGOIST」中的Chelly,兩位女神一同合唱,這樣的合體百年難得一見,簡直令耳朵都聽到出水了。
 
  說起來,《甲鐵城的卡巴內里》與《進擊的巨人》實在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我隨便列舉幾項:
 
一、人類又有了天敵,這次是「殭屍」
二、都有牆保護人類
三、女主都很強
四、男主都擁有其天敵的能力
 
  就題材而言不算勝出,但在設定上面的創意程度我給好評,古風帶點工業風、和風帶點西洋風,其中又參著些中華風。卡巴內、卡巴內里、心臟皮膜、駿城、甲鐵城、蒸汽、自決袋、驛,這些元素都為這部動畫建立了一個良好且獨特的世界觀。《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給我的感覺十分良心滿溢,細細觀察這部動畫每方面的細節,你會贊歎它的精良度,系列構成、畫面、音樂、人設無不是出於大師之手,畫面的精美簡直令人窒息。
 
  只是相較而言,我認為《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的角色推進沒有很明顯,當然也不成問題,畢竟連第三集都還沒演到。生駒的心境其實沒能很深刻的表現出來,喜怒哀樂這些構成角色的元素,我在這部動畫中看得並不明顯。譬如主角被同伴拋下火車,那他到底是悲呢?怒呢?哀呢?還是無情緒(無情緒也是一種情緒),但根本看不出他想幹嘛。我認為《甲鐵城的卡巴內里》就著重在人性黑暗面加深上,給人的省思很夠。
 
  《進擊的巨人》的話,要說人的黑暗也不是沒有,像一開始超大型巨人出現,人們驚恐的表情。當巨人臨下之時,戰士到底是選擇反擊衝出還是繼續等死?的確有人選擇了死。但讓與其隊伍他們選擇突破,這代表人性的生存,這些在人性的架構還是有出來。又譬如人類幾百年在牆中,但當真正有天,這堵牆被破壞了呢?人類該如何繼續生存,人類本身面臨的考驗,這正是它的人性表現方式。第一集超大型巨人的出現、破牆,畫面上跟震撼度都極為充足,艾倫親眼媽媽死掉那幕,而且只是第一集而已,震撼度就直接爆表。相比下,《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的第一集不是普通,但就是沒《進擊的巨人》好。
 
  嘛,總之我講了那麼多廢話,意思是,《甲鐵城的卡巴內里》對我而言沒《進擊的巨人》好。不過我倒也沒完全否定它,不光如此,它還是這季度的番我評價最高的。不管如何,各方面來說,《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真的非常值得一看,做為霸權番,這部十分有潛力
 
 

《當女孩遇到熊/熊巫女》:
 
  這部動畫講述,在東北地方深山的熊出村中,有位名為「雨宿町(まち)」的巫女,小町想要到都市的高中就讀,但因為自身對都市不熟悉以及不擅操作機械用品,而遭到所侍奉的熊「那津(ナツ)」的反對。為了能夠前往都市,她必須通過那津的考驗。
 
  看完上頭的簡介,乍聽之下,你可能為以為這部動畫是以「小町通過那津的重重考驗」為核心主軸的日常故事,如同《粗點心戰爭》一般,故事圍繞著九與螢之間的粗點心探討。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部動畫給人的氛圍相當輕鬆,甚至小町那可愛得令人想捏的臉,我可以說這是渲染以及支持整部動畫最關鍵的因素。劇情方面,簡單且帶有小清新,整體而言相當溫馨,故事嚴謹之類的就不須參考了,雖然蠢蠢地,但反正是日常番無須強求此點。
 
  但我必須得說這部的日常並不太吸引我,甚至有些片段無聊得令人想睡覺。這裡得小小澄清一下,我知道一定有人覺得嫌日常番無聊是件奇怪的事,也有有人說:「日常番本來就沒有主線,很無聊不是很正常嗎?」,我當然知道,況且我還是日常番迷。但《乾物妹》或《K-ON》同樣身為日常番,我卻不覺得無聊,所以這篇文章,請記住,純粹只是我的電波問題或個人想法參酌罷了,日常番該是甚麼樣子我也瞭解,所以要戰別戰這塊。
 
  對此我認為原因有二,其一是它的敘事節奏問題,舉例來說,像第一集的都市猜謎或某些部分的人物對話,對不到我的點,我個人認為,若在人物介紹與對白之間再加快節奏,或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其二是它的劇情背景資訊,像是人物基本介紹甚麼的,小町跟那津是如何認識的?小町怎麼會想當巫女?小町上過學嗎?那津會說話到底村內有哪些人知道?在一開始資訊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我很難融入一開始的故事當中,在當下也會對故事中的一些情節摸不著頭腦。
 
  我覺得污段子那裡是我整個第一集疑問最多的地方了。良夫帶來的那三個孩子是誰?跟小町甚麼關係?他們認識小町嗎?但為什麼小町似乎跟他們不熟?(當然我也想過,或許是小町怕生的問題)孩子們知道巫女嗎?所以孩子們都不曉得小町是巫女嗎?我知道我非常無聊,但腦中就是不住想知道這些事。
 
  但是,我卻會繼續追下去,為什麼?因為「萌」啊!
 
  日常固然無法太吸引我,但正如我前文所述,《熊巫女》本質就是賣萌,對於這樣的動畫來說,小町的臉不合口味相當於出局一半了。而且我本來以為這部動畫純粹就是治癒作用而已,但沒想到居然有點色氣,我實在很佩服導演的功力,彷彿知道我們這些觀眾想看甚麼似的,不斷將鮮嫩甜美的福利送上,小町的聲優選得也相當好,略為慵懶的聲線配上蘿莉音,一連串的「バカバカバカ」真的萌得我一臉醉心蕩漾啊。第一集的「切掉了」也成為一種梗了,至於那裡的污橋段,看得我開心到彷彿前頭的問題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也因為建立如此成功的萌人物,縱然我看遍一切有血腥畫面的動畫、更加殘酷的橋段,都比不上看到第四集響欺負小町的那段,我心中所承受的不舒適感。
 
  意外的色氣橋段,充分地滿足了我做為男性觀眾心中的渴望,所以我仍然會決定追下去。
 
 
 
 
【上一次點評:《2016冬番總評》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粉絲專頁】: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旅途中的追尋──總評《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僕だけがいない街》 [9.5 / 10分](全12集)
 
警告:本文帶有很強大的個人主觀意見,若對此點感到不適的人,請馬上關掉視窗。
 
[劇透慎入]
  欲談本作是個十分巨大的挑戰,其一以本人之文力難為喻,我無法很準確地以一篇文章表達我對本作的讚賞及其好看之處,惟本人親眼看過才知;其二是多言無益,畢竟網路上皆是壓倒性之譽,開播連載之時,於MyAnimeList網上的排行榜竟一路衝破至第七名──比《一拳超人》還高,目前雖掉下,然猶保有二十三名之嘉績,故我特地打篇文章出來實在無必要,不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後,我對本作的諸多想法也油然而生。
 
  本作的故事講述,主角「藤沼悟」擁有「再上映」的穿越時空能力,簡言之,便是可主動或被動地將時間反覆倒帶重播,藉此阻止「事件」的發生,發動的契機則是發現「違和感」的當下。故事一開始悟阻止了一場車禍,但被送進了醫院,同時他亦想起了以前曾失去的一名同學「雛月加代」,當時悟發現加代站在公園,他覺得這樣加代可能遇上危險,本欲叫上她時,而不知為何突然不呼之,並逕自去矣,因此後來得知加代被殺害時,悟深刻自責,同時被警方認為是連續兒童殺人案兇手的人,則是悟稱為「勇氣哥」的一名青年「白鳥潤」,最後白鳥遭判處死刑,這些事在悟心中留下了迷茫失措、悲傷的陰影及極為深刻的影響。數年之後,悟也長大成人了,某日悟與其母「藤沼佐知子」在逛街的過程中,發現了即將發生的綁架案,並使佐知子憶起了,同發生在昭和六十三年北海道的連續兒童綁架謀殺案,所以她注意到了,這十年前後的兩件案子有關聯,當年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未落網。但是在告知犯人的身份之前,佐和子卻為兇手給搶先一步殺害了,悟發現佐知子的屍體後,腦中一片空白,不巧這時家門被打開,並為鄰居撞見悟站在佐知子屍旁之一幕,室內僅兩人,而刀插在佐知子身上,因此悟被誤認是殺人兇手。悟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順著當下的反應,立即奪門而出,是此,竟又發動了「再上映」的能力,然而這一跳,居然便跳到了昭和六十三年──亦便是「事件」發生的那年。為了改變時間線以及拯救被殺害的母親,故事便在如此高潮精彩的龐大展開下,第一集於焉展開。
 
  本作劇情樸實,此詞所含之意非「普通」,而是本作說故事的方式甚是嚴謹、實事求是。一部作品或多或少總會受到些讀者或市場的影響,所以過多華麗的包裝、主角光環的男主角、賣肉及過度誇大的劇情便愈加愈多,但《僕街》的故事卻是以著頗有條理層次的敘事方式處理,配上角色細膩的心理刻畫,使得它的內在不空泛且厚實,甚至乎連本作標題也起得相當普通。故事曲折、起承轉合相當明顯,劇情主軸固定,使人看得甚過癮,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幾乎是一氣呵成,未有刻意為之者,近來像本作如此實在地說故事的動畫愈來愈少見了。劇情有一定的層次,從頭到尾故事密切地進行著,令人目不轉睛,讓人有懸疑感卻不會看不下去,對白也帶有些微的內涵。節奏相當流暢、故事緊密排合,未有一絲停滯之處。穿越後悟的反應亦相當有趣,包括對母親的更加珍惜,劇情的細微中處處流露著導演對本作的用心。
 
  「時間線」的穿越則讓劇情昇華到了另一種層次。
 
  「第一次的時間線」回到過去,但失敗了。
 
  「第二次的時間線」回到現代,悟已被通緝,而獲得了愛梨的搭救,卻亦因這樣讓愛梨身陷其中,後來悟找到了佐和子以前的同事,這個人悟在第一次時間線亦看過,並從他身上獲得了不少線索,這時愛梨又決定跟悟見面,沒想到被警方發現了,悟被逮捕,但在這時悟又看見了一名男人,這時畫面通通靜止,雨滴停在空中的表現手法,更能看出優秀的製作。悟直覺他便是這次的事件主謀,於是悟為了愛梨,又開啟了「第三次時間線」。
 
  「第三次時間線」又回到過去成功拯救加代,成功阻止三人被殺害,但是沒想到,自己卻成了連續綁架殺人的真正元兇「八代學」目標,並被綁架淹沒在湖水中,因此悟重新活了十五年並甦醒,到了這條時間線後,劇情便完全與之前的故事錯開了,他已不是通緝犯、佐和子還活著,但他卻忘記了當時在湖中的記憶與殺人兇手的身分。
 
  等悟想起八代是真正兇手,並揭發八代那一集則是故事的最高潮,佈滿故事的所有碎片通通在那集拼湊起來,中間歷經千辛萬難,悟道出一切之計後,他總算成功地逮捕了十年多前的真兇八代學,同時,也總算達成了自己的願望──「救出加代」,悟在多次的追求中,從找不到出口的絕境到拼湊線索找出真兇,意義上而言,這一刻身為主角的他總算獲得了救贖,故事的所有事件皆盡於此。最後一幕,成為知名漫畫家的悟又來到了「第二次時間線」被逮捕的橋下,這時愛梨又出現了,牆壁一幅「re:re:」的塗鴉彩蛋後,全劇終。短短十二集聚喜悅、緊張、感慨、痛苦等多重情緒於一爐,可說是痛快淋漓,給我帶來了鮮有的衝擊感,能看到如此活靈活現的劇情,委實難得。
 
  角色特性相當鮮明。悟一直想成為英雄,他看英雄漫畫,但是卻不知道英雄到底是甚麼,於是畫不好英雄漫畫,僅是個三流漫畫家,還得在披薩店打工維生,在事件全解決之後,是小學從未在意的同學「賢也」教會了他,甚麼才是真正的「英雄」,於是他終於畫好英雄漫畫、並準備動畫化了,也是穿越後他才體會到母親的重要,於是便讓原本是寄居在家的母親,兩人一直生活在一起,意義上悟便是真正成為「英雄」了,便算自己會受到傷害,他仍是願意利用「再上映」的能力,去拯救他人,這或許亦能解釋,為何悟會如此拚命想拯救加代吧?最讓我訝異的,是《僕街》其人物之間關係的循序漸進,自然得毫無感覺,有些動畫甚至乎花了幾十集還沒辦法將一個人物塑造起來,但《僕街》單憑短短四集便將加代給帶進了我的心中,悟跟加代之間的關係,從原本不認識→接觸帶有敵意→卸下心防→有好感→想被保護→精神支柱,這些關係的拉近僅花了短短幾集。配合良好的分鏡,將人物的心理描寫得更好,悟心中的獨白做得相當充足,更使悟這個角色的塑造趨於完整,並對觀眾產生了極大的感情共鳴。
 
  題材跳脫了推理制式化的設定,加入了「穿越」這個題材進去,佈局不俗,悟必須得透過「時間線」去解謎。各部分的篇幅相當足夠,情節令人回味並帶有緊張感,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到底會發生甚麼事,而此刺激感無時無刻都在左右著你。
 
  製作從細微之處可發現有趣的小巧思。《僕街》的導演為「伊藤智彥」,他曾導過《刀劍神域》、《銀之匙》等作,我以前也肯定過《刀劍神域》的製作品質,而經由這次的《僕街》,實則令我完全記住了他,此次他在《僕街》的製作表現我給滿分。本作拍攝視角十分特殊,明明僅是一個小動作跟一個鏡頭,便能瞭解導演想突出的是甚麼,在動畫中的每個大大小小的東西,皆能看出藏在其中的諸多巧妙細節,不管是在角色的心理刻畫上、懸疑氛圍的製造上,可說十分出色,亦是這些製作賦予了本作獨特且寫實的風格。在鏡頭與畫面表現手法上,伊藤可謂下盡了功夫,鏡頭幾個地方亦蠻有趣的,譬如第四集悟的媽媽在套話時,鏡頭不照悟的臉而是腳,但透過一些小動作跟細節,亦能感覺出悟因為謊言被戳破的緊張感。以「電影」為整部動畫的意象概念與核心可說十分地獨創,包括OP一開始的「電影院」、名詞「再上映」則是以「電影膠卷」為概念而呈現,回憶時同樣採用此手法,而第十一集無法回憶時,則為「膠卷毀損」,等到一切豁然開朗時,膠卷便又動起來繼續播放了。回到過去的時間軸時,畫面則以「2.35:1」來呈現,亦便是俗稱的「黑邊」或以「信箱模式」(Letterbox)稱之,這手法是我沒看過的。整體畫面色調採用了「冷色系」,有時在緊張的時候將音效的聲音由小慢慢轉大,最後一刻剎那肅靜,營造出一種好萊塢電影的效果,倍感震撼。分鏡或其他製作上都有那麼點好萊塢電影的影子,在視覺上絕對是享受的,亦使得它更貼近了一種三次元的感覺。至於其他,像是「懷錶指針」等等的,還有OP在最後兩集的玩梗彩蛋,悟消失後,幾個角色臉被遮住的地方亦拿掉了,網路上亦有兩種OP的對照。本作的系列構成「岸本卓」,在最近亦相當活躍,我相當期待他在未來的其他作品中能發揮到怎樣的地步。
 
  音樂磅礡,OP「re:re:」使我中毒了好幾個月,主唱的嗓音十分有特色,吉他的刷弦更使人欲罷不能,鼓的節奏雖在整曲中不斷地重覆,過門亦十分簡單,但是和吉他配上卻十分和諧,兩者相輔相成;不慍不火的節奏給了這首歌穩定的感覺,吉他的旋律又配得好,因此聽了令我感到十分深遠。因為聲優不是請專業的,所以有些「棒讀」的感覺。梶浦的配樂我向來便十分推崇,我本來還想她並不適合為本作作曲,因為她的配樂向來便較適合大場面的製作,諸如《空之境界》、《Fate/Zero》、《刀劍神域》等作,《僕街》是推理作品,感覺上便不太適合讓梶浦做這樣的發揮了。但《僕街》出色的氣氛營造使我改觀,配樂正是其中的一大功臣,烘托氣氛卻又不搶戲的配樂相當值得誇獎。
 
  據我所知,本作有個被多人所詬病的缺點,便是對於加代被NTR的不滿,有論者提及,悟本身僅是想救回當年未救到的加代和找尋真相而已,他所追的,也不過是任務達成的成就感,至於其他女角色,包括愛梨等等,在作者的眼中僅是男主角的陪襯罷了,所以本作並不存在有「女主角」此東西。是,作者可能本來不打算寫那麼多加代的故事,但縱觀整部的篇幅,加代的篇幅在故事中便足足佔去了一半,才造成了觀眾以為加代是女主角的錯覺,所以才更沒想到十一集加代就退場了,還讓她抱出了她的孩子,才有觀眾被NTR的感覺,這感覺來自於劇情發了一堆糖,連宣傳照都是加代,篇幅佔最大的也還是加代,所以說加代不是女主角,我認為也說不過去,非觀眾之錯,而是作者的誤導或是在這點上的篇幅掌控失敗所造成的。
 
  總言之,本作可說是近年來相當罕見的穿越類佳作,尤其在目前後宮滿天飛的時代,本作在一月新番中便以奪人之勢拔得了頭籌,這部是這季整個冬番之中,我最推薦的。不要因為名字的普通而放棄了這部,太可惜了,看了第一集的起伏跌宕後,肯定便能愛上它了,《僕街》算是近期我看過的一個劇情出色的動畫,劇情緊密連結性很強,令人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完後久久不能平復,短短十二集,卻有如過了二十四集般。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Facebook】: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如果您喜歡這篇《僕街》,請點個喜歡分享
 
 
 
 
文章標籤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