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變化與不安,稚嫩而又令人眩目的青春期之戀──總評《月色真美》】
.《月がきれい》 [9.5 / 10分](全12集)
具體而言,《月がきれい》的「交往的困難」又在何處體現?「以《你所期望的永遠》為例」的該段所有文字其實就是了。此外,必須指出一事實:大多數人看愛情番,關注的焦點其實無非都只希望男女趕快進展關係,然而卻忽略了雙方交往過程中的內心變化──尤其是疲憊!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方挫折,比如同學間的風言風語、友人的眼光,因此光是獨處就受制許多,或者正因太在意對方而害怕做出拖累對方的事。這些都使得小太郎與小茜非常疲憊,我想初戀的樣貌就是如此的。
我們也看見了小太郎企圖尋找失物,引起對方注意的行為──有時人就是不自覺地想為喜歡的對方付出或引起她的注意;我們看到了小太郎跟未有交集、卻又在意的小茜聊天的時候,暗自竊喜的模樣。
.《月がきれい》 [9.5 / 10分](全12集)
【邊看邊聽本曲,配合此氛圍,下文開始】
「《月がきれい》的作品定位」的異話
[全劇透]
我看到許多人在評價在《月がきれい》時,評語都是「好甜,很開心」、「很久沒看過這麼甜的愛情番了」。但我不能完全同意這些評語,為什麼?單看前期的話,我也會以為《月がきれい》是部甜番,因為沒有任何胃痛的劇情發生,可後期就能知道,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以第九集為例,這一對情侶產生了第一次衝突:因為看到比良對小茜示好,小太郎吃醋了,並整夜對小茜不加理睬;本該是美好而甜蜜的一夜,卻因為這起事件而毀了。小茜痛心疾首地痛哭──任何人的言語傷害固然都是痛的,但來自心上人的刺傷,就算祇是冷漠,卻比上千言萬語的痛罵都還來得刺痛。
以第十集為例,這一對情侶面對的課題是「離別」,換句話說,他們「感情的存續遭到挑戰」;而我們能發現,《月がきれい》的後期幾乎把精神全部投放在了刻畫這層關係上,具體的劇情表現包括:小太郎的小說寫不好,別家編輯告訴自己並沒有此天分、本擬兩人要一直在一起,但小茜卻卻因父親工作緣故,要搬家到遠方了,兩人很可能便如此拆散,甚至一去不回──因為太多的經驗法則告訴我們,「遠距離戀愛」的下場,十之八九都不是太好的結果。
更雪上加霜的是,兩人又面臨即將到來的「畢業」──這也是我覺得《月がきれい》難能可貴的地方。基本上在任何動畫中,「上課」只是活在臺詞裡的事物而已,但換成了本作,它卻真正成為了左右男女主角感情與內心世界的重大元素、是它們實際要解決的問題──之後再雪上加霜,因為千夏又對小太郎告白,兩人又鬧不合。又會因這些事,而滾雪球地更加鬧不合。甚至於,兩人成為情侶後,第一次沒能用LINE談上話、第一次不敢聊LINE。內憂外患之下,他們的愛情面臨著最大的課題與挑戰。
這些便會使得,其實在最後一集之前、在這部作品中,我真的都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甚至覺得兩人可能便就此散了。其揪心程度,讓我胃痛得團團轉的指數,不下於當時《你所期望的永遠》帶給我的強烈精神打擊。看得我一直搥地板:「啊,到底在幹什麼?」兩人在劇內的痛苦,讓劇外的我也看得很痛苦。
那麼《月がきれい》是部胃痛番嗎?其實還真的十分接近,因為花在解決「愛情的困難」的集數與時間太多了,使得甜的劇情不但看不夠,還使人極度胃痛。但仍是錯。為什麼?
以《你所期望的永遠》為例,看該作時會胃痛、會糾心於整個劇情中,但我糾心的事物卻並非愛情本身,而是偏向眾人物的「行為」。讓我苦惱的、把我逼瘋的,都祇是人物一連串的犯錯。但在《月がきれい》中,似乎沒有甚麼人犯錯過,小太郎與小茜兩人,縱然使我糾心,卻沒有任何一方是錯的。他們祇是在愛情世界中飄浮不定的孤舟人罷了,每人都被「愛情」這雙看不見的手,在背後操縱著、主宰著,一切祇為愛情事物的犧牲品罷了,沒有人有錯的。很多人罵千夏、討厭她「婊」的行為,但站在某個角度來說,千夏只是勇於追逐自己的愛情而已,每個人都有追逐愛情的權利。是的,可以討厭她,但她不會是錯的,一切僅僅祇能怪罪於愛情而已。
《月がきれい》其實只是忠實地把「愛情」的風貌與起落盡數展現在作品當中罷了,且這是無關於「兩名女主角間的選擇」,而是「愛情的磨合」,所以我認為不該被定位成「胃痛番」,反而正因為這點,證明了它是「實質意義的愛情番」。甚麼又是「實質意義的愛情番」?下文續談:
「所以《月がきれい》到底是甚麼番?」我認為,它是部愛情番。
或許聽似胡鬧,因為答案不是就回歸原來了嗎?不對,現在我這「愛情番」的詞彙,跟主流的理解並不全然相同。《月がきれい》不是字面的「愛情番」,它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情番」。回過頭想,愛情是甚麼?我認為,「愛情」應該是更「確切」的事物。
以《好想告訴你》為例,該作是我的用詞中,所謂的「主流定義下的愛情番」,但我顯然沒看出該作刻畫出「愛情」的複雜,它更像種人際互動往來的相處過程,但對象換成了男女。《君届》提到的困難不是「交往的困難」、而是「暗戀的困難」,但同為愛情番,我認為前者的意義是更重要的。《君届》並未真正掌握到「愛情」的精髓、它沒讓我懂「原來愛情更是種被上升到感性層次、難以言喻的事物」的道理,該作的愛情似乎是能夠以理性解釋的。
具體而言,《月がきれい》的「交往的困難」又在何處體現?「以《你所期望的永遠》為例」的該段所有文字其實就是了。此外,必須指出一事實:大多數人看愛情番,關注的焦點其實無非都只希望男女趕快進展關係,然而卻忽略了雙方交往過程中的內心變化──尤其是疲憊!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方挫折,比如同學間的風言風語、友人的眼光,因此光是獨處就受制許多,或者正因太在意對方而害怕做出拖累對方的事。這些都使得小太郎與小茜非常疲憊,我想初戀的樣貌就是如此的。
《月がきれい》的價值便在於,它能夠不受到愛情劇公式化的荼毒並將這一點刻畫出來;不同於爆米花式愛情劇將愛情看作一種手段利用而已──在我看來,那些作品的男主與其說他在愛情間掙扎、不如說他只是因選擇而掙扎、並透過此左右觀眾的內心罷了,但《月がきれい》壓根兒沒有選擇的問題,從一開始小太郎與小茜的心就是連成一塊的,可是為何它還能影響觀眾的心?──它更注重刻畫於告白成功後的愛情究竟會以甚麼形式發展?夾在這其中的男女彼此又該如何磨合?雖然看似簡單,實際卻也付出了極高的代價。這才是愛情。
而且慶幸的是,這些衝突都有得到解套。以第十集為例,兩人也是破冰了,甚至還有了第二次的接吻。畫面的表現張力十足,小茜瞬間變得好有女人味,嬌羞而臉變得紅撲撲的模樣太可愛了!難怪小太郎會臉紅成那樣,因為自己的女朋友如此可愛,簡直直擊內心。以最後一集為例,在本文的[論《月がきれい》最後一集]一節,包括小茜的不安獲得了解決、最浪漫的意象收尾、兩人終成眷屬等等,已談得甚多,便不多贅述。
所以我說《月がきれい》是愛情番,而且是「實質意義的愛情番」,與主流意識的「愛情番」有著微妙的差距,因為它刻畫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的激情、不是淒美動人的絕情,形式不熱鬧、不史詩、不胃痛,僅僅是隔著好幾層霧的摸索,最後的長相廝守罷了。
論《月がきれい》最後一集
看完最後一集後,我當時心情的複雜程度是難以估計的,要正確理解這些情緒是非常困難的事,我嘗試以我的理解說明:當時正值故事尾聲的時候了,我的心情因小茜不安情緒的爆發而幾乎墜入谷底,因為情人的離別,情思的纏綿是難以想像的。我這個觀眾看得特別急、特別痛心,因為其實小太郎和小茜兩人都是心知肚明的,知道雙方最喜歡的就是自己的情人,可是太多的因素來臨,分離、升學、千夏的告白,每一次無疑都在小茜的內心添了一層負擔,因而蒙蔽了他們的雙眼。
有人吐槽:「不理解女主的淚點,『被告白』沒有特意提的必要吧?」我認為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對,被告白確實沒有提出的必要,但當時哭的重點根本不在於小太郎被告白,它祇是眾多元素的其中之一而已,真正的情緒累積早已在之前就開始了,「小太郎被告白」祇是導火線、祇是剛好在那個時候爆發而已。
母親說過「小太郎不懂女人心」,所以很理所當然地,當時小太郎不懂小茜的想法,不知該如何安撫小茜的情緒,甚至連一句「我喜歡你」也無法當面說出,然而小茜也沒有責備他,祇能邊痛哭邊給了小太郎最後的一吻,就突然地跑離了。這則事件發生的原因,在於雙方都太過年輕,彼此都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當下的解決方法,因此雙方的不安都無法被解決。
小茜跑走後的每聲哭泣,聲聲都在重擊著我的心,最後一集極度低靡沉重的氛圍令我的心十分絞痛。當時茫然的小太郎無法給小茜一個回答,他只能在無助的情況下,繼續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將兩人共築的記憶轉化成故事寫下。
這就是為何我看到「小茜看到小太郎寫的小說」的情結會如此感動的理由──是,小太郎是不懂女人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他只有一句話要說,就是他的愛意絕對不會變、他最喜歡的人永遠是小茜。可能這句話在小茜的當面講,她還是安心不下來,因為無法確認小太郎真實的想法,但就正因為是瞞著小茜寫下的文字,那句「すっと、大好きだ(永遠喜歡著妳)」才顯得更真實、更純淨。小茜無非就是想確認這一點罷了,畢竟她的不安也是因為她不懂小太郎的想法,總是害怕著自己給小太郎添麻煩、害怕兩人身處異地總有一天會分手,陷入極度的不安旋渦中。
劇中又引了一段太宰治《新哈姆雷特》的話:
怒涛に飛び込む思いで愛の言葉を叫ぶところに、愛の実体があるのだ。
(抱著如同飛入風口浪尖的決心大聲疾呼著愛的言語,才會體現出愛的實體)
我不知道小太郎有沒有正確理解那段話,但上述分析,此句話的真意應該也很明白了──為何對方還安心不下?因為未掌握愛的實體,就算當面說「我愛妳」還是沒有實感,直到了你願意做出犧牲、願意抱著如同飛入風口浪尖的決心,決意衝到了鐵軌邊,大聲疾呼著愛的言語:「大好きだ!(最喜歡妳)」愛的實體才會體現,意思是對方才會安心,因為這種行為才能表達你最真實的想法。
所以為何小太郎引完這句話、衝到一半本來想發LINE,突然說了句「不對」又放棄了?原因也是在於此。有些事不照做,它是不會成功的。
我想最後那句「大好きだ」除了喊給小茜聽、更是小太郎喊給自己聽的。再配合上「月がきれい」同名曲的渲染下,我的情感被爆發到最高點。看完最後一集的當下,我滿腦子都在迴響著這首「月がきれい」的旋律,連過了一天後都還一直在迴響著。其中,副歌的:
いつもどうしていいのかわからなかった
君への想いはこぼれるほどあるのに
つないだ右手もぎこちないキスも
それだけがこの世界の全てだった
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呢?一直對此感到不知所措
明明對你的思念是如此地流不停歇
牽著的右手也好、笨拙的吻也好
僅僅那樣,便彷彿是我的全世界了。
這四句是整曲中我最有感覺的歌詞。當你看完整部動畫後,再回頭去看該曲副歌歌詞的每個文字,真的會像觸發甚麼開關一樣、讓你腦中的回憶突然奔洩而出,腦海突然有了畫面,因為副歌的歌詞彷彿就是小太郎與小茜愛情的寫照,「つないだ右手、ぎこちないキス」這兩句話尤為傳神。
其實我本來並不喜歡這首歌,卻因為最後一集劇情的昇華,讓我突然愛上這首歌了。最後,小太郎與小茜不但沒有分手,還真的結成了婚、成了夫婦,原本我的心情因小茜而不安,但是也因這兩人最後一幕唯美的愛情而讓心情被安撫了。看在我的眼裡,這可能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最後一集的最後兩句臺詞:
好きな人が、自分を好きになってくれるなんて、奇跡だと思った。
(譯:我的意中人竟能喜歡上我,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奇跡。)
我想,兩句話代表了一件事──「愛情最完美的形式」,正是有如此美麗眩目的愛情,才有故事性、才有可看的價值、才有今天的《月色真美》。它就是一切的開端。這就是本作的價值,比起挑刺,我更愛著它的理想性、愛著小太郎與小茜間最完美的戀愛形式、愛著這青春又眩目、時不時臉紅心跳與青澀的初戀物語。
這時再看一遍那兩句話,你就會覺得那真是對本作最好的詮釋了。同時在劇內,該兩句話透過小太郎與小茜一答一對的獨白方式呈現,是最高的意象表現,也是最浪漫的道別情語。整個故事在如此文藝的氛圍下、被夕陽染黃的絢爛黃昏裡、兩人眼框泛淚中,電車遠遠駛去,落幕。心情萬般感慨。
這種愛情以現實來看當然是很虛的、讓人感覺如此地不切實際,但我想就是因為初戀是如此地難、遠距離戀愛亦難,所以我們才更希望看到小太郎與小茜有個好結果不是嗎?這已然是最好的結局了,尤其更妙的點在於,之前的每集ED都會有LINE的圖,原本單看紀錄不知道意義何在,但配上了圖、再有之前的所有故事鋪墊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真的串起來了,然而這同時也宣告:「再也回不去了,我再也看不到中間的過程了。」
回憶《月がきれい》告白之時
播映結束的那刻,我緩緩地抬頭盯著天花板,開始回想起一些事:「若不是當初小太郎的告白,就不會有這段愛情了吧?」同樣地,若非小茜那具有唯美意象的接受告白,這對情侶就不會誕生了吧?中間有過甜蜜、心動、困難、痛苦、嫉妒,但最後也是結成眷屬了。看完動畫後,再回頭看第一集小太郎跟小茜還如此青澀的模樣,真的十分讓人感慨:「原來已經走得那麼遠了啊!」遙想當初第三集之時:
つき、
つき?本当、つききれい!
つき、合って。
つき、合って。
若懂得些許日文,看到這種「つき」的雙關對白臺詞,真會不禁淺淺一笑。接著再看更具文藝性的第四集。如果說第三集是拋出一個「詰問」,那麼第四集就是其之「答覆」。在該集中,感情表現依然非常到位。畢業旅行時,時時刻刻惦記著心上人的那份心情,有很重的現實感。所謂「文藝」者,是本集使用到了「化用意象」的編劇手法,使得觀看層次提高一層。
它以「雨」表現出人物們的心境轉折──「驟雨紛至」,便象徵著小太郎與小茜心中的陰霾,感情降到冰點,甚至一度令我以為此次小太郎肯定搞砸了,但是最後卻急轉直下:「小茜接受告白。」接受的同時,畫面的大雨跟著停了,轉而是太陽探出頭的鏡頭,便是以「暴雨後的雨過天青」象徵小太郎走出困境後的勝利與告白成功。
我想這也正是為何該集會以「通り雨」(驟雨)為題了。兩人確認交往的過程太有文學感了,身為文學人,真羨慕怎麼能有如此具美學的交往吶!當小茜答應時,她不是直接「我答應,我們交往吧!」而是用一種極文藝,拐彎抹角的方式說:「想多說一點話。」小太郎擁有細膩的文學思緒,所以才能感知,並問道:「這是答覆嗎?」小茜點點頭。
你會突然明白為什麼不說直接說「我愛你」而是「月色真美」,因為無言語的愛情境界才是最高超的,「想以這種具文學藝術的方式刻畫愛情」這可能就是本作以此為題的真意了。一幕幕回憶不斷地在我腦海飛過,追番時,我總覺得這部愛情劇是能無限地演下去的,然而最後播到了結為夫妻時,我才意識到,這一切還是結束了。
《月がきれい》的「樸實」與「含蓄」
《月がきれい》之所以影響人如此大的秘密,跟貫穿全劇的「樸實」與「含蓄」有很大的關係。此二元素加進愛情劇裡,會令作品更有真實感、更加容易令觀眾將心帶入劇情中。
第一集就能發現岸誠二使用了非常大量的鏡頭語言──比起臺詞,若作品更著重的是它的鏡頭,就說明該作是較為相對「含蓄」的,因為人心的感性層面比起言語,用其他方式更能表達出其深層──能很明顯地看出,本作想要走的是「含蓄之美」的風格,乃至於女主角水野茜的人設造型也是為了增強本作的「含蓄」,十分地樸素。畫面風格亦然,本作的畫風不走目前較為主流的「萌系畫風」,而是較為少見的「樸素寫實畫風」、畫面風格較為簡約,角色的頭髮都是正常髮色。
以第二集為例,在刻畫小太郎的表現時,鏡頭語言本身便已不帶旁白地/清楚地拍下一切。從鏡頭我們看見了小太郎對肉體的在意與小心動──當他看見小茜跑步時,不禁往一些遐想部位看過去,並臉紅了。透過這種「肉體」的表現,帶出「激情」的愛情元素。
我們看見了小太郎的嫉妒、逞快表現──當他看見小茜正與比良開心地搭話時,雖然還未確定自己心中的情感,卻有些在意、甚至嫉妒,此舉動體現在小太郎跑步時的反應,雖然自己跑步不快,但一看到對手是和自己在意的人聊得很開心的男性時,就會不自覺地產生出一種競爭意識,結果卻因跑得太急而摔跤了。
我們也看見了小太郎企圖尋找失物,引起對方注意的行為──有時人就是不自覺地想為喜歡的對方付出或引起她的注意;我們看到了小太郎跟未有交集、卻又在意的小茜聊天的時候,暗自竊喜的模樣。
以「場景」的角度而言,轉場時,漂亮的過渡鏡頭、對細節一絲不苟的追求,亦使本作營造出種不可思議的真實感。極其樸素的場景、極其樸素的情節。
「樸實」還體現在了在劇情的人物互動上,包括家人間的互動、朋友間的打鬧都非常真實。以第一集為例,在描寫素不相識的男女微妙的互動關係跟尷尬描寫得很真實:明明彼此素不相識,沒打過甚麼交道,第一次見面,卻相遇同一餐廳,明明都認識,卻又沒說過話,關係不陌生卻也不熟悉,彼此間又隔著一段走道,思考著該不該打招呼,怕對方感到奇怪或聽不見、視而不見又未免冷漠,明明兩個人已經看到對方了,就是尷尬!
同時也因為家人跟對方都在場的關係,也不知道該以甚麼情緒面對現在的狀況,同樣也不敢再像對家人時那麼大刺刺了,吃飯不敢吃太多、喝飲料時為了裝成熟而從碳酸飲料改成了咖啡;明明素不相識,卻會莫名地在意起對方,而卻又與「一見鍾情」有段距離。利用這種劇情巧妙地抓住了觀眾的「尷尬情結」,是種相互吸引又不敢靠近的感覺,青春期的男女應該就是這樣的。
這種朦朧而青澀的關係與距離很難表達,但《月がきれい》卻很好地達成了它的任務。風格與基調平實而又純粹,像是九十年代的純情校園戀曲作品的感覺。這就是我說的「感性」層次難以表達的高難度,只有看了作品能懂,但我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就代表這部作品成功了,它已經把男女那「幽微」的情緒、思春期心中所想的事平實地刻畫出來了,且不像其他愛情作品中總帶了那麼點理想成份在,表現得十分樸實,實在不容易。
更不容易的是,要駕馭像《月がきれい》這種走含蓄路線的作品是很困難的。比起理性、感性的描寫是作品中難度最高的,此類型的作品需要的是一種「文學感」,非簡單粗暴打打殺殺的動畫如此單純,必須更著重於角色內心大量的意識流語言,描寫與雕刻上絕對不能馬虎,作品的氛圍需要十分細心地培養出來。而這部作品做到了。
對《月がきれい》的抒情
前文當中,我已盡量地對《月がきれい》不抱感情地評述,但最後的部份,我想留給我對這部偉大作品的抒情與追憶:
其實當初看完《月がきれい》之後,我突然不會說話了、也忘記怎麼寫字了。或許是生平第一次,我連怎麼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那般形式,都全忘記了。追本作的這幾夜,就好似坐雲霄飛車般,帶給了我好多情緒的體驗,我那內心激烈的感性變化、單以文字描述是難以想像的,但我可以粗略地用分數表示感受程度。過去,我給《進巨》打了9分,現在,我給這部打9.5分,然而它在我心中的感性層次,已然不是用分數就能估計的了。我祇能說:「此生能看到這部作品,真的太好了。」
我感覺快要窒息。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坐在椅子上沉思了很久。一切都是這麼地快,讓我措手不及。我究竟該以甚麼情緒來面對這部動畫呢?或許是高興與甜蜜吧?但我又十分地難受、傷心。我想我得到答案了,我對本作的心情之所以難以言喻,就是太多的情緒交雜在我的心中、我不知該如何去解釋它。就像紅色、藍色、黃色、黑色,個別都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但一旦你將四種顏色全混在一起,它就會變成難以言喻的事物。沒錯,它是顏色的其中一種形式,但並沒有具體的詞彙定義它。
短期之內,我想我不會再碰這部動畫了。不是嫌棄它,是因為這段期間,我看得太難受。看這部動畫時的我就像快溺死了一樣,我需要多次的暫停,讓我大喘幾口氣。我無法安定地躺在床上,因為劇烈的心跳令我躺得很痛苦。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表達方式過於誇張,但這些話均是出於真實情況:除了前兩集外,每一集我都看得心臟不停地狂跳、氣喘如牛,不停地大口吸氣吐氣,想透過用力換氣的行為將心中的壓力與狂躁不安導致的過度興奮給消除。
《月がきれい》在我心中,就是有著這種程度的情緒渲染力,也可能是我迄今以來遇到的最具代入感的動畫。它當然是一部很偉大的作品,可同時很諷刺的是,縱然我給它很高分,我卻再也沒有勇氣去回顧它了。
第一是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出於對它的愛,在每新的一集推出前,我就早已把舊的一集來回看了六、七遍看熟了,所有故事都已牢記在我的腦袋中;第二是因為看《月がきれい》的觀影過程太劇烈,近期之內我恐怕無法再承受第二次了。但它依然偉大,因為形式是不同的。
若是偉大的日常番,我自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顧,因為看的過程心情很愉悅,自然會很樂意重看它好幾遍;不過若是偉大的劇情番,由於它影響人心的力量太強大了,倘若情緒影響是正面的也就罷了,但若是負面的,近期內我真的無法正視它了。
就算動畫結束了,其實我好想再見到一次小太郎與小茜他們。是,「結為連理、結婚生子」對作品本身或許是最好的結果,可是在我們這些觀眾的心中,它卻不會被劃定為唯一的道路,我們肯定還想再看更多的!想繼續看小太郎與小茜他們甜蜜、接吻、擁抱、嬌羞。
那也是為何看完這部後,我內心如此地痛苦的原因吧?一切都來得太快,在前面產生的低靡氛圍都還未盡數散去時,故事立刻就來到了後日談。是,幸福歸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我心中的痛、內心的糾結卻還未被撫平呀!單單一張圖片是滿足不了我的,我想要的是像第十集那樣,雖然該集也是一貫的極低沉氛圍,但最後僅僅是透過小茜的主動一吻,痛苦就全掃平了。
我想看到的是更多一堆讓人心跳不止、怦然心動的畫面、祇是極度希望這些故事能有後續。追番這期間以來,每一集我都期待著小太郎與小茜的愛情,看著他們接吻、約會、小茜主動擁吻,每一集都看得我不斷在床上打滾,心情甜得激動不已,並產生了更多的期待。在完結之前,我一直以為,我還能看到更多的甜戲。
這種期待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循環,令我對這部作品產生了空前的喜愛與代入感──然而,期望就像爬樹一樣,你爬得愈高、摔得就愈慘──而且這棵樹你還不得不摔,因為「番」就是總有一天會完結的事物、事情終究會結束。完結就像夢醒時分一般,甚麼也沒了,故事結束了,小太郎和小茜他們走了,故事再也沒有了,離我而去了。
我想再見到他們,但卻也見不到了。這對曾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的情侶,我終歸看不到他們了、他們已在故事中永遠地完結了。我感到很意外,一點也未察覺「這一季要結束了」,我彷彿還置身在過去的時間一般,小太郎跟小茜告白似乎還只是前不久的事。但我們終究沒法看到他們像片尾的聊LINE一樣相處得如此自然的時期是甚麼樣子、終究沒法看到更多他們甜蜜的樣子,心中莫名地一股悲情湧上心頭。一想及此,我就突然全身發軟無力、感覺幹勁都沒了。
又或者遊樂園那一集,小茜提到了:「下次再來吧。就我們兩人。」結果,仍然沒有去成。雖然我是懂的、我是知道的,每部動畫都是這樣,這種性質的臺詞都只是順便帶過的而已,可是岸誠不知道的是,我是真的在意這句話很久了。「一輩子再也補不上的遊樂園篇」一想及此,我的心更痛。感覺真的少了甚麼。
究竟是甚麼力量能夠使我對一部僅僅十二集的番產生感情呢?究竟為何一部如此理想的動畫可以有如此代入感呢?答案就正是因為「理想」──不得不承認,小太郎與小茜之間的愛情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戀愛,它深刻地將初戀最原本的樣子呈現出來,於是我才會更希望看到更多讓人心跳加速的畫面。到現在我也想像不了世上有如此美好的愛情,可是一切卻又如此真實。
更特別的是,在現實,我們看「小太郎與小茜結為夫妻」很可能僅限於此項結果而已,但本片讓我們瞭解了兩人在結婚之前,是如何相遇、告白、相戀、相知、牽手、約會、接吻、分離,最後重逢的,中間的波折極具故事性,更添加了真實感。
有時想想,會不會使我痛苦的並不是劇情,而是痛苦故事結束的本身呢?痛苦於沒辦法再看到這個故事了、沒辦法再見到小太郎跟小茜他們放閃了,想想,我心中真的惆悵得快窒息了。這種愁緒在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或許如此單看文字表現會很難懂我說的「久久不散」到甚麼程度,它是到了我一個晚上不斷地狂看Youtube的搞笑影片、都無法有效抑制這種愁緒的擴散,甚至讓我當晚失眠,天都亮了還睡不著的程度。
我已經有太久沒感受過這感覺,讓我想哭的、讓我心跳加速的、讓我看得快要窒息的、唯一一次我沒辦法好好躺在床上看一部番的,就非《月がきれい》莫屬了。
結語
我最為《月がきれい》感到可惜的,在於它在MAL上祇得了第161名。甚至這麼說吧,許多人談到本作時,祇是輕描淡寫地提過去而已,似乎無人看出它真正的價值之處,但很顯然的,它的價值不祇於此才對,所以我想透過這篇文章、盡我一人綿薄之力向世人告知一件事:在你們不經意間,在眾春番中一部神作已悄悄地誕生了。
甚至《月がきれい》可說是近來難得一見的清流,它的步調乃至氛圍,許多番都有「公式」、都會受到一些流行性元素的荼毒,但本作是完全超脫於這些元素外的作品。不會有不知所云的超展開發生、不會有刻意賺人熱淚的狗血劇情演出,一切的一切,只為了作出一部好的故事服務。對於如此良心滿溢的動畫來說,我認為不寫它不行。
我認為它儼然攻下了今年我心中的第一寶座。最後我只想說:我極為崇拜這部作品。它會不會比其他作品好?這我不敢保證,可是它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我看過這麼多作品以來從來沒有像看它的時候一樣有這般多重層次的複雜情緒。
無論它比不比得過其他作品,《月がきれい》都值得你嘗試一下。擔心《月がきれい》劇情質量的問題是無須的,因為實在是少有動畫能在把握節奏感方面穠纖有度到像本作這樣的地步。一般觀影時,作品精彩或好看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能在看的過程中都沒有想看進度條的意思,而是不斷地被劇情所吸引而看下去。
【上一期:也許是吐槽《エロマンガ先生》 】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後記:
大致讓你們知道一下、一次戀愛都沒談過的人是怎麼看這部作品的。至此,我的所有春番總評就結束了。17春番在我的追番經歷中,是追得最舒服的一季,自己追到的每部作品質量都很高。真的是很棒的一次體驗。順便說一句,我對《月色真美》的悲傷,過了兩天才消除不少。
大致讓你們知道一下、一次戀愛都沒談過的人是怎麼看這部作品的。至此,我的所有春番總評就結束了。17春番在我的追番經歷中,是追得最舒服的一季,自己追到的每部作品質量都很高。真的是很棒的一次體驗。順便說一句,我對《月色真美》的悲傷,過了兩天才消除不少。
本文是迄今我發表的文章中,文字量最大的一篇,所以我這裡提供下看文的方向,簡單來講就是懶人包。大致就四點而已:作品總評、各集分評、作品追思、議題回應。您覺得有過於冗贅的地方,請告訴我,我有可能會參考你的建議。可能有些文字你看過了,沒錯,我把當時第一集寫的文字也修改並編了進來。
最後,有一點我真的要吐槽:這部動畫真的很像LINE的大型廣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