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評】
.《古書堂事件手帖 ~栞子與她的奇異賓客~》 [5.5 / 10分](全262頁)
 
警告:本文帶有很強大的個人主觀意見,若對此點感到不適的人,請馬上關掉視窗。
 
[透得不剩骨頭,提到的頁碼與名詞以中文版為主]
  此次要評的不是一部動畫,而是一本書。
 
  得知本書其實竟在二月就已宣佈要製作動畫時,我還是有些小驚訝的,可事實上,我並不是為了「本作要被製作成動畫」的動機而去看的,而是當時跟朋友去圖書館還書時順手借來的。首先本書吸引到我的是封面文靜的女生,第一眼對它的印象是:「應該會是本濃濃文學氣息,且風格近似《冰菓》、揉合文學元素的推理小說吧?那我想應該會很好看的。」便抱著這樣的心態,借了這本書下來。
 
 
  不過說起內容,其實與我的第一印象是有些偏離的。首先說濃濃的文學感,還是有點微妙的差距,因為作者三上延本身的文筆方面不怎麼出彩、談不上流暢,甚至有過於冗贅的部份,比如明明作者自己前面都已經給過的資訊,僅是過了一章他就一定要再花幾行筆墨重新說一遍,搞得像是讀者記憶都僅有一章的容量一樣,以致書本身的文學性不高,便無法被當成「文學小說」來對待,反倒還帶了點時下的輕小說的風格與影子。
 
  三上延在塑造「篠川栞子」這個角色時,也會利用一些ACG圈內的「萌點」輔以塑造,比如因栞子是一名個性內向的文學少女,平常在與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因害羞而斷斷續續的,無法把話講全,甚至會有臉紅的極端反應,甚是可愛,所以有種弱氣萌,但當她一提到「書」時,便能夠滔滔不絕地開始解說相關的內容和歷史,突顯了種反差萌。本書第70頁時,栞子支支吾吾地說出:「我……我正好想吃點小點心。」也有點吃貨萌的感覺,而且也會跑出一些福利情節,比如第87頁時,大輔開門正好撞見了栞子洗完澡後的姣好狀態。
 
  三上在這裡也故意花筆墨細心描寫栞子的美,令讀者易在腦中產生遐想,加強形塑她的美麗形象、第255頁文香的調戲仍是一樣的手法;但言及他在本書中竭力鋪陳塑造出的那股濃厚的古典味與恬適淡雅的書香紛圍,在「氣氛」的營造上,還是相對成功的。
 
  氣氛營造可以如此到位,最大功臣還是得歸功於「角色」之上。栞子的人物形象,予人的感覺總是帶股神秘的文藝氣息,彷彿一出場就會被她純粹而不華麗的恬靜美給震懾住、令人不禁屏息,也正是如此成功的一個角色形象,才得以令本書的文學紛圍支持住。
 
  不過本書卻也因「文筆」的原因,以間接導致了本作劇情的節奏非常緩慢的問題,例如人物的出場或場景的介紹,都只能說是「到位」卻無法讓我做出「很好」的評價,三上在寫角色間的對話時,一般高超的筆法都是以自然的語氣帶過,令對話循序漸進,可是他在寫栞子的推理就只是她單方面的演講而已,大輔中間雖然有插幾句話,但他的話根本也沒起到甚麼實質幫助,就只是一個勁兒地不停的問而已。
 
  這種單面向的一問一答式對話,根本稱不上是「對話」,大輔就只是把讀者或作者自己心中的OS問出來而已,但少了很多對話的基礎、而且大輔的角色性格還會因推理而消失無蹤,還不如不要講話得好。相形比較起來,變成文字的比例讓人感覺頭重腳輕,一邊口若懸河講了一連串,另一邊卻僅是附和兼適時推動對話、以便讓對白可以進行,好讓讀者不會覺得奇怪,怎麼都只有一個人物在說話?可是就結果而言,大輔在栞子推理時所說出的臺詞是無法實質起到前述的幫助的,顯得不成熟。
 
 
  要敘述《古書堂》故事比例的構成並不困難,概括而言,本書的主軸不外乎「舊書」與「推理」,其餘填充之物,則是大輔與栞子間的互動與其他角色的塑造罷了,短短這麼一句話便能把一本262頁的書總結完畢,但最主要的、本書的核心精神與中心思想在哪裡呢?這本書想傳達給我們的言語究竟是甚麼呢?
 
  我想書背上寫下的這句話已然說得很清楚了:「輾轉流轉於人們手中的舊書,除了書中的故事之外,也擁有書本身,自己的故事。」三上延在後記自言:「在翻閱舊書時,不光只是書中的內容,我也常會對這本書過去的擁有者產生好奇心。」正是這個動機,促使著他創作了《古書堂事件手帖》這本書。
 
  於是《古書堂》的每篇故事,確實都是以一本書為開頭,並針對其周遭圍繞的一連串事件竭盡筆墨鋪陳,角色的形塑、故事的展開、事件的發生、推理的解謎都是此而出,同時添以有關舊書的知識和所涉及作家的逸聞趣事點綴劇情,更增幾分色彩。每一章均以一本書為章題命名感覺也是很有巧思,該章的故事不斷圍繞在該書之上,一直貫徹著書中提到的核心論點:「每本書除了書中的故事之外,書本身也有著屬於它自己的故事。」本書的推理元素亦不斷圍繞在此句話之上,所謂的「推理」,其實也就是一本書的身世。
 
  所以本書的推理珍貴的地方在,想推出答案的話,就必定要對書的內容、甚至是書之外的出版社與歷史瞭解才能推敲出最後的答案,本書的推理答案往往是與書自身密切相關的,此種方式自然不會像本格推理一樣親民,可是卻賦予了本書一定的可看性、趣味性與格調。就結果而言,或許「書本身」才能確實概括本書,可是對我而言,宏觀地看待「書周圍」圍繞的那些龐大的故事主線與人物間的關係才是本書的看點。
 
 
  以「人物」角度而言,男女主角間微妙的距離感的人物關係絕對是本書的重點。另外一本書《冰菓》中,其實奉太郎有時也會對美麗的千反田有些青春期上的遐想,可是卻又看不出他有甚麼喜歡千反田的徵兆,惟有最後一集時,才有表現出那麼點樣子,奉太郎看見千反田的笑饜時害羞了;《古書堂》大輔有時也會對栞子產生些許遐想、不自覺地一直想見到對方,因為她也是個美人。
 
  像第84頁,當志田進店想為古書鑑價時,大輔立刻感到滿心歡喜,原因竟是因為終於有理由能光明正大地探視栞子小姐了,當第80頁時,大輔見到栞子給自己的信件除了公事外就真的甚麼都沒寫了,雖然本來就是件正常的事,畢竟兩人本非熟識,卻也會感到微妙的失望。兩人的關係是一直十分微妙的原因,正是「他們的關係不僅於形式上的『店長與店員』的上下關係,而是神秘的『說書人與聽書者』的互補關係」,更進一步的講法,這或許又是促成兩人間「淡然的曖昧情愫的關係」的最主要原因。
 
  於是三者關係環環相扣,形成了一種很複雜、但卻無法用文字解釋的一段錯綜複雜的微妙關係,更複雜的還在於,兩人彼此間又不說破,所以對於三上能夠寫成並建構出如此盤根錯節之微妙關係的這點,我在閱讀本書時一直是感到欽佩的,換作是我,我無法憑空創造出這種無法以言語明確道出,卻又難以捉摸的紛繁角色關係的。針對「說書人與聽書者」的互補關係這點,竟又能牽涉到本書第一章時的故事,大輔因為小時候經歷了一次奶奶的事件,而造成無法閱讀的障礙,卻還是渴求著書中的故事。加上奶奶在第19頁跟他說了一句話:「或許可以跟喜歡書的女孩結婚呢!即使你沒辦法看書,她也可以跟你說書中的故事……不過,因為書蟲會喜歡同類,可能有點困難呢。」
 
  栞子則是一名個性內向的文學少女,但當一提到「書」時總能開始口若懸河地解說。可說大輔與栞子兩人在角色形象上是一種極端的對立面,兩人本來是互不相識的,但卻藉由了「書」本身讓兩人在他們人生的回憶中寫下了一章,進而漸漸熟識並擦出火花,在這點上,則又能回歸到「書周遭圍繞的故事」的論點之上。
 
  我想,雖然可能大輔自己也尚未查覺,但這一點肯定也在他內心深處暗暗推動著他、成為他的人生準則與人物動機的其中之一吧?更驚奇的是,奶奶說出的「書蟲會喜歡同類」的這句話,其影響力竟然一路跨越到了最後一章,同時成為第一章與最後一章的解謎要素。
 
  第一次是因為這句話,大輔才查覺到「田中嘉雄」與奶奶之間那段不可告人的秘密過去;第二次又是因這句話,大輔發現雖田中敏雄跟篠川栞子兩人個性上截然不同,卻又是殊途同歸,兩人都是「書蟲」,因此當田中說出「她絕對不喜歡書,因為真正喜歡書的人絕對不會做出燒書的這種事」時,大輔才發覺一切真相,若照邏輯推演,他知道「栞子『一定』喜歡書」,在這假設之上,身為同類的書蟲的田中說出「喜歡書」所以「不會燒書」,得證栞子=喜歡書=不燒書,可是結果卻出了問題,因為大輔確實看到栞子把書燒掉了,唯一的可能就只剩「栞子燒的根本是假書」的這個驚人事實。
 
  那也正是為何大輔會如此又怒又有如五雷轟頂,怒的是栞子不信任並欺騙他,但受打擊的,也正是得知了最終還是無法取得栞子的信任,這一點支撐著他的人物動機被澈底粉碎了,因此他才會黯然辭掉了古書堂的工作。但難能可貴的也正是,三上利用這一點順水推舟,安排了一幕先縱後擒的片段,先利用大輔的出走,令栞子明白了其重要性後,順手化用自己書中創造之物的意象──太宰治的《晚年》,令栞子親手把她最珍惜的書交給了大輔,象徵著自己的信任,故事就利用這個美妙的人物關係與環環相扣的伏筆結束。
 
 
  可說三上終究是有很不錯的編劇底蘊的,但及得上作者簡介裡所說的「嚴謹」嗎?我認為與其用這詞形容他的編劇功力,更應用「清晰」較好,甚麼意思?因為它的劇情聽我上述的說明看似複雜,實際卻不然,僅是我為了評論而需要故意拉長擴大解讀而已,實際上當我在讀的時候,我的感性上不會為這前後呼應的飛來一筆感到「出乎意料」,僅會理性地認為這是很厲害的編劇手法,很有評論上被解析的價值,如此罷了。
 
  嚴謹的劇情總伴隨著出乎意料,正因為它是「嚴謹」,所以你也無法看到絲毫跡象,難道能不出乎意料嗎?「縝密」不一樣,對我而言,它是較理性化的詞彙,僅僅是在客觀地單純形容它的劇情,而未加入任何預設。劇情次序雖滿分明的,但節奏方面卻推動得很差,過於緩慢了,通篇下來的短篇缺乏一個足以引爆故事的導火線,第一章雖然確切了其故事目標,卻未將其善加利用,而且這種日常推理的硬傷就是,它少了本格派的深度與刺激,論及其推理內容也無法令人感到驚豔,邏輯稍顯遜色,從「類別」角度來看,本書定位於「輕文學」,要將它視作正宗的「推理」實在過於勉強了,所以我們就將本書當作能輕鬆閱讀的推理小說便是了。
 
 
  《古書堂》的編劇模式就像一塊拼圖一樣,各章間的線索就像各自的一塊拼圖,並集中在最後一章予以爆發,將所有拼圖與前面埋的伏筆一次抖出來,比如第一章的「田中嘉雄」與第二章出現的人物「笠井」,並被共同連結到最後一章一次爆發,確實看得出來三上在編劇結構的企圖心,自能看出他的用心,當然是給予肯定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在讀的時候還是沒有沒被震驚到,反而覺得有些流於公式化了,每次犯人老是身邊親近的人的梗已經玩得很多了,所以反而無感,這些都是很可惜的部份。
 
  就構成結構上來講,本書的主支線間的搭配也是一種亮點。主線故事一如我上述的,是部由「舊書」與「推理」構成的故事,支線就是大輔與栞子間的情感互動,書的前大部份大輔都未承認自己內心中的情感,但最後他似乎也略有查覺了,這或許是種戀愛的感覺。但玩味的是,這僅僅是以〈栞子與她的奇異賓客〉這一集的本位來看,「愛情」為其支線,但是長遠來看,本書是一整套系列作品,或許「愛情」反倒成了類主線也不一定,倒也是一值得觀察注意的伏筆。主支線相互襯映。
 
  在氛圍塑造上必須說,真的很像《冰菓》,兩者跟「古書」或其他舊代古物感覺都滿有關係的。且栞子文靜與優雅氣質的個性也跟千反田的人物模板如出一轍,兩人都有一種「一旦論及她們自己有興趣或好奇的事,就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或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極端個性,尤其本書第75頁栞子下定決心僱用大輔的動機更能看出此點,且裡頭還有段敘述:「篠川小姐帶著求墾般的眼神,望著啞然的我,那水汪汪的雙眸令我昏頭轉向,這樣的表情太犯規了吧!」一看到這段文字敘述,我腦中立刻就活脫脫地跳出了千反田「私、気になります!」的形象出現,這段文字拍成動畫,肯定會有人覺得與千反田的形象很像的。再者,兩本書的推理風格都不走流行的「本格推理」路線,而是我較少見過的「日常推理」類型,以著平日生活中的解謎為主,通常大輔與栞子兩人的案子都和「殺人案」沒關係。它們都並非長篇的推理,而是一章一篇短篇的推理。
 
 
  總結而言,《古書堂》的劇情節奏推動不明顯,原因則出在文筆上的功力不足與受限於其類別「日常推理」本身,因此間接影響了我在讀這本書的情緒上,看到驚訝的劇情展開卻沒辦法立刻同步理解,錯過了驚訝的最佳時機,一本書最大的伏筆就如此被浪費掉了,對讀者與作者雙方而言都是極大的損失。可能也正是這種「日常推理」緩慢節奏的原因,造成本書不算有名吧?但反觀而言,本作卻有極為縝密的故事構成與劇情架構,編劇功力雖稱不上一流,卻也難得了,兼之人物、章節間的關係均環環相扣、相互襯映,男女主角間的關係更是令人玩味。作為輕文學而言,故事平實。有缺點也有亮點,使我給出了中偏高的5.5分。我上次去圖書館也有看到第二本,相信我會再借下一本來看看的。
 
【上一期評論:《幼女戰記》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及意見,有錯不吝指正。
 
【Facebook】:閒雲
【其他】:閒雲的AnimeList
 
 
如果您喜歡這篇評論,請點個喜歡分享
 
 
 

arrow
arrow

    閒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